粉画是一种便携的、能够画出瞬间感受的材质。它和水彩、油画最本质的区别在于,粉画表面绒毛和沙状结构,这种结构会呈现一种光的慢反射,这是油画所达不到的。当光线变暗的时候,油画和粉画同时观赏之时,粉画的变化是最多的。此次展览展出中外著名粉画艺术家作品,共计160余幅,包括邱瑞敏、夏葆元、陈丹青、黄阿忠、陈燮君、陈造容、王相箴、吴烈勇、杜国浩等中国画家作品。
粉画也称色粉画,1919年由李超士传入上海。此后百年,中国粉画经历了老一辈画家李超士、颜文樑、徐悲鸿、潘玉良等人带来的短暂繁华,不过中国粉画一路走来,依旧发展的不如其他门类的创作来得顺遂。在1985年,以连逸卿为首的老一辈粉画家奔走呼号,倡导成立了上海粉画学会。在其带动下,一批成绩卓越的中青年粉画家迅速成长起来。
参展艺术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宋巍分析:“首先,主要受限于尺幅的问题。由于对尺幅的要求严格,粉画很难入选全国性的奖项。第二,材料的因素。粉画对于画材的要求以及画家的技法要求非常高。第三,艺术家不愿将粉画作为自己的创作手段,时常会忽略粉画创作的美感。第四,观赏粉画需要环境。粉画对于放置的环境有着强烈的要求,不同的环境对于粉画作品材质的体现不一。”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