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30年,远远超出一项科研课题的时间极限。在课题组多次面临“弹尽粮绝”的危急时刻,中国科学院相关领导在实地考察后想方设法从院里其他渠道挤出经费;在进行工业性试验的关键时刻,陕西省政府经过充分论证,专门划出试验经费,使得这个世界首次甲醇制烯烃工业性试验获得成功。
中科院领导和陕西省政府称得上是这个科技项目的“明白人”。没有这些“明白人”,甲醇制烯烃技术可为国家新增产值1200亿元、可拉动上下游投资2500亿元等惊人的效益都难以实现。
在一些地方,说起创新驱动发展,就采用发展经济的手段,下指标、压任务,以为组织科研人员加班加点就能如期完成。科技的“明白人”,不仅仅限于科技部门和地方政府的负责人、科技管理工作者,还包括社会公众。科技的“明白人”越多,越有助于科研部门根据科技活动特点,把握好科学研究的探索发现规律;为科学家潜心研究、发明创造、技术突破创造良好条件和宽松环境;也能让企业更好地把握技术创新的市场规律,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力量,共同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施。
(蒋建科 刊今日人民日报 本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