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好像在搜寻什么人
不远处,一幢房屋中弹燃烧。人们拿着水桶、脸盆去救火。一些中国人也冲进隔离区,帮助救火,救助接送伤员。墙角,被炸弹震昏的阿夫伦苏醒过来,立即救护受伤的人。他发现墙角一个面孔烧伤无法辨认的女孩,惊呼:“我的天!”他立即脱下自己的衣服,小心地把她包起。一位年轻的中国妇女拿着湿布和水跑了过来:“啊!这孩子怎么会烧成这样?她的手在动,还活着。”阿夫伦:“是的,得赶快送医院……”他们将烧伤的女孩小心地放在毯子上抬起欲走。
保罗气呼呼地跑过来:“阿夫伦老师!见到过莱文莎吗?我妹妹?我在难民区各临时医疗所都找遍了,都没有找到她。”阿夫伦:“不要急,保罗,这里有一个女孩,烧得很厉害,已经很难辨认,我和这位中国女士,正准备把她送医院,你要不要看看?”保罗伏下身子往脸上瞧,由于烧伤和浮肿,无法辨认,当他看到一只赤裸的脚和另一只脚上中国式绣花鞋,愣住了,扑通跪在地上悲呼:“莱文莎!”嚎啕大哭。
阿夫伦惊呆了:“莱文莎?不,你再仔细看看。”保罗指着烧伤女孩脚上的鞋子:“为了踢毽子,我特地为她买了这双中国式的绣花鞋……这是妈妈跳海前戴在她脖子上的项链。”爱德华、卡特克夫人、米切尔纷纷赶来。大家围住躺在毯子上的莱文莎。莱文莎渐渐醒来,声音微弱,断断续续地说:“哥哥,我看见妈妈了。妈妈说,感谢爷爷、奶奶、大姐姐、大哥哥对我们的照顾……我要跟妈妈去了……你可怎么办?哥哥……”气绝而亡。保罗恸呼:“莱文莎!妹妹……”
夜,犹太隔离区。经过中美联合空军轰炸后,在惨淡灯光照明中,这里一片狼藉。
晚餐后,霍瑞斯和米切尔推着饭车从一处难民食堂归来。米切尔垂头丧气地说:“唉!”霍瑞斯问:“你还想着莱文莎?”米切尔沉痛地说:“是呀,这么可爱的一个小姑娘。我怎么也想不通。我们把美国和中国的联合空军当做自己的军队,热烈欢迎,可是,万万没想到,他们把炸弹丢到了我们犹太难民的头上,造成我们5个孩子和15个大人死亡,还炸死12个中国人!”
这时一队日军从他们身边跑步而过,个个拿着手电筒开始分散行动……米切尔悄悄地说:“他们好像在搜寻什么人?”霍瑞斯:“我们快回去吧!”
炊事房,霍瑞斯与米切尔把饭车推了进来。点上蜡烛,灶头旁柴草堆处,有一个人在挪动。霍瑞斯突然发现:“柴堆里有人!”米切尔警惕地说:“谁?出来!”挪动的人从柴堆里钻出脑袋,站了起身——穿着美国空军飞行员服的男人,他举起手枪,用英语问:“你们什么人?”霍瑞斯打量:“犹太人。”飞行员放下手枪:“犹太人?我身上有四分之一的犹太血统。我的奶奶是犹太姑娘。”霍瑞斯:“这么说,是自己人!”飞行员:“我是美国空军飞行员,今天下午,在空袭上海时,我的飞机被日本的高射炮击落,我是跳伞下来的……”
米切尔趁其不备抓起旁边的一把砍刀,冲上前去:“我们的莱文莎和一群小女孩是你炸死的?”飞行员摇头举手:“No!我们没有炸死你们的小女孩,我们炸的是上海日军司令部的一个无线电通信站。”霍瑞斯:“无线电通信站?”飞行员:“是的,我们联军每一次来空袭,都受到日军高射炮的抵抗,而且都是由一个无线电通信站统一指挥,给我们造成很多麻烦。为了打掉这个日军无线电指挥站,经过多次测定证实,我们就决定炸毁它!”米切尔:“日军司令部令离我们这里有一里多远,你的炸弹怎么会丢到我们这里来了?”飞行员:“不,我的炸弹命中日军司令部无线电通信站的小钟楼。”霍瑞斯:“小钟楼?”
飞行员:“对,小钟楼。请等一下。”从口袋里取出笔和纸,迅速画出钟楼的图形:“呶,你看!”霍瑞斯接过来:“米切尔,这不是我们卡道里学校的小钟楼吗?”米切尔:“我想起了,怪不得小钟楼上竖了很多天线,日本鬼子在阁楼里进进出出,原来日本人把无线电通信站,设在我们犹太人隔离区,拿我们两万多犹太人做人质盾牌!”此时,室外有日本兵拿着手电筒在仍寻找什么。米切尔:“不好,鬼子来了!”霍瑞斯一把拉过飞行员:“快,把他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