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6月1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舌尖上的端午
李源华
  李源华

  立夏时节,在梅州菜场门口看到乡下阿姨摘了芦苇叶子来卖,一把一把新嫩碧绿,将江南河塘的春色都摘了来。到了小满,新鲜的芦苇叶渐渐多起来,芦苇叶子散发着清香,提醒步履匆匆的人们端午快到了。

  端午节的来历有许多种,不管风俗如何变迁,在江南,吃粽子、吃“五黄”(黄酒、黄鱼、黄鳝、黄瓜、黄泥咸鸭蛋),几成定例。城市生活中,端午的许多习俗已经远淡,但粽子还是要吃的,艾草呢,还是要挂一把的,端午锦,乡下的院墙边开得灿烂,公园一角或许也有,也可以带着端阳迎夏的心去看看。

  说到包粽子,首先要选好粽叶和糯米。粽叶是要挑青绿柔韧,叶片宽厚洁净少虫斑的,这就需要早一些时间留心。临近端午时的粽叶已经有些老了,比较脆,叶子背面小虫也多,需要反复清洗,因为叶片老脆,新手包起来比较难上手。5月10日左右的粽叶最好,清香净洁柔韧,可买来速冻保存。糯米,要选圆糯米。酱肉提前两天准备,包鲜肉粽取硬肋最好,去骨后,切成两厘米半一块正方形状,生抽老抽黄酒白糖姜末香叶,拌和,冰箱保鲜。酱了两天的肉风味最佳。赤豆、花生、咸肉、红枣,清水浸大约半天就可以,咸肉切两厘米的块,不必太大,否则粽子咸了。糯米淘洗好,晾至微干。将酱肉搛出来置一碗,多余的酱汁滤净拌入糯米中,若咸淡不够,再适量加一些生抽。原则上,糯米调好味半小时后,就可以开工包粽子了。同时别忘了烧一锅开水,冲泡清洗好的粽叶,泡五分钟即拎起沥水。待粽叶上的水微微沥干,酱肉、咸肉、花生、赤豆、红枣、糯米一字排开,剪刀、绳线伺候,裹粽子了!三四张青叶,一把糯米一块肉,三粒花生米,一转两折三绕线,一只只三角粽、枕头粽纷纷亮相,一会儿就堆满篮头。一斤半鲜肉可用两斤半糯米、一斤粽叶,包30只“扎足”的枕头大肉粽。赤豆红枣粽,赤豆不必多,白米中撒上一把,丰俭随意。

  粽子包好,需分品种烧煮。高压锅的话,高压30分钟,气歇后,小火再煮半小时,即可。这时,整个楼里都闻到你家的粽子香味了。给家人、邻居、朋友送几个粽子尝尝鲜,话话端午的风俗、故事,亦不失为一件乐雅事。得空大家相约去看看端午时节盛开的端午锦,更是一件赏心悦目事。端午锦,大名蜀葵,《花镜》称其“花生奇态,开如绣锦夺目”,明朝蒋忠的《墨葵》中曰:“密叶护繁英,花开夏已深。莫言颜色异,还是向阳心。”蜀葵叶大、花繁、色艳,花期长,是园林中栽培较普遍的的花卉。

  至于吃“五黄”,现在倒是不大讲究了,如得便,挑上个二三“黄”烹制佳肴,咪上一盅老酒(黄酒),这个端午就值当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新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民生速递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记忆中的抗战
   第A10版:评论/随笔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互动
   第A15版:新民资讯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专版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A26版:家装专版
   第A27版:家装之窗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阅读/连载
   第A31版:广告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大购网专版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新民法谭
   第B07版:新民法谭
   第B08版:专版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人物
   第C03版:妆容
   第C04版:摩登
   第C05版:摩登
   第C06版:潮事
   第C07版:秀场
   第C08版:大牌
西雅图加薪风波
写在“未来”的边上
你唱,我听
精工织补
舌尖上的端午
今宵灯谜
新民晚报夜光杯A29舌尖上的端午 2015-06-19 2 2015年06月1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