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CPI同比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猪肉价格大幅上涨拉抬了CPI上扬。由于前期猪肉价格较低,养殖户积极性不高,生猪存栏量减少,猪肉供应紧张,导致7月份猪肉价格同比上涨16.7%,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48个百分点;环比上涨9.9%,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30个百分点。这也是受“猪周期”影响,猪肉价格连续第三个月恢复性上涨。
统计显示,今年猪价的逆势强劲反弹表现出明显的反季节性特征,淡季不淡,仔猪平均价自2月低点上涨已超40%,猪肉平均价自2015年3月起止跌回升,上涨21%。
除了肉价,挂号诊疗费、鲜菜、家庭服务、烟草和学前教育等价格同比涨幅也较高,7月份分别涨12.2%、10.5%、7.7%、6.8%和5.6%,一定程度上也拉抬了CPI涨幅。另外,在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约占0.8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约占0.8个百分点。
对于未来CPI走势,市场认为不容乐观,并可能带来货币政策微调。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今年厄尔尼诺现象将影响农产品价格走势,预计下半年蔬菜、鲜果等随季节性波动较大的食品价格上涨概率较大,下半年CPI将缓慢上行,不排除部分月份同比涨幅高于2%,但预计全年上涨1.5%,低于去年。
而汇丰银行此前的观点也认为,即便猪肉价格像2011年那样飙升,到今年年底,CPI仍将位于2.1%,今年全年平均水平将在1.5%,这将远远低于中国政府为今年设定的“3%左右”的通胀目标。
而对于未来货币政策走向,国泰君安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表示,考虑到下半年猪价大涨、经济回升预期、美联储加息等因素,预计货币政策将延续6月以来的观望期,边际上没有之前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