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报记者和志愿者兵分多路,前往曾经的采访现场一一回访——
回访之“喜”
位育路建华路
小贩乱设摊有改善
新闻回放:本报7月27日A7版曾刊登《杀鸡拔毛 街心花园变马路菜场》一文,报道了商贩在徐汇区位育路建华路的林荫道上乱设摊。小贩现场杀活禽,导致污水横流蚊蝇飞舞。在街上公然贩卖活禽等农产品,居民表示既不卫生也无安全保障,且挤占了居民们晨练的空间,令居民叫苦不迭。
现场回访:时隔半个多月,记者再次来到现场。相比之前百米小道40余个摊位,如今只剩下零零散散几个摊位。在一旁晨练的王先生告诉记者,最近情况已经大有好转。相关部门加大了整治力度,提高了执法人员的巡查频率,及时对乱设摊的摊位进行处理。“原来我们别说锻炼了,就是走个路也要捂住口鼻,现在我们终于有个不错的锻炼环境。”
陆家嘴环路东城路
自动扶梯限时开放
新闻回放:本报7月30日A7版《申城气温似烧烤 市民烦心事不少》一文中,曾刊登市民投诉反映,陆家嘴环路东城路的过街天桥自动扶梯一直不开,已经至少有两个月,每天上班下班都很不方便。
现场回访:记者电话联系了举报人李先生,李先生说,最近自己早上上班的时候,两边的电梯都是开着的。“大热天里,我终于不要再爬楼梯了。”
记者联系到浦东区城管局,相关工作人员回复称,夏令期间对电梯执行限时开放。具体开放时间为上午7:00~10:00,下午17:00~20:00,周五暂不开放。记者来到现场回访,看到电梯两侧分别有一块提示板,上面清楚地向市民告知电梯开关的具体时间。
永嘉路一小区
“圈地”种丝瓜已清除
新闻回放:家住永嘉路177号的李女士曾向本报“夏令热线”反映,自家院内公共绿地上演“圈地运动”,隔壁邻居占用小区里的公共绿地种植丝瓜,影响居民晾晒衣物不说,还破坏了原本优美的环境。李女士说,丝瓜最茂盛时甚至阻挡了院内一株桂花树的生长。
现场回访:记者再次来到现场进行回访。花园里已经种植了新的草地,曾经裸露的泥土上重新覆盖了绿化,院子中间的一圈花盆也移至了绿地边缘(见图),丝瓜已经被清除。李女士告诉记者,徐汇城管天平中队于8月1日对公共绿地进行了整改,清理了花园里的丝瓜和花盆。随后,天平街道牵头物业、养护部门对该院内空地进行了补种。
“喜忧参半”
零陵路
屋顶反射承诺拆除
新闻回放:家住零陵路190弄的钟先生致电本报“夏令热线”,反映自己家对面有处简易板搭建的活动房,屋顶反光直射进他家中,火辣辣的太阳不仅刺眼,还让家人热得受不了。
现场回访:记者来到零陵路进行回访。记者了解到,针对零陵路190弄的反光现象,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到达现场勘察后,发现其属于地铁施工用的活动工房,他们表示,活动工房在地铁12号线施工结束后,会将其拆除。
延吉二村
噪声小了积水依旧
新闻回放:家住延吉二村的王女士致电本报“夏令热线”,反映延吉二村1号居民楼下出租的门面房开了几家饮食店、服装店,噪声及垃圾让小区居民不堪其扰。
现场回访:记者来到延吉二村回访,看到1号楼的门面房依旧存在(见图),但环境有所改善。王女士告诉记者,虽然问题没有彻底解决,但有开始有“松动”的迹象。
原先店家经营时的噪声有所好转,扩音喇叭声音也变小了,但是店家私自搭建的天井造成的雨水渗漏积水现象仍未得到解决。另外,原先王女士多次联系居委会、信访办反映问题,但是都得不到回音。“最近居委会、信访办都接待我了,把我的情况记下来上报。”王女士希望相关部门能早日彻底解决噪声和雨水渗漏这两个困扰居民已久的问题。
回访之“忧”
肇嘉浜路天钥桥路
自动扶梯仍然停运
新闻回放:肇嘉浜路天钥桥路天桥附近白天气温达40.5℃,然而如此高温之下,四部自动扶梯中的三部却处于停运状态,路人只能改走一旁的楼梯,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现场回访:记者近日再次到现场查看,发现三部自动扶梯仍然处于停运状态,一旁围栏上的检修通知显示,电梯修理在2014年8月就应该就结束了,但不知为何电梯一直没有恢复运行。
蓝天路
快递站噪声依旧
新闻回放:家住蓝天路468弄的庄女士向本报“夏令热线”反映,邮政公司私自搭建快递收发点,距离她家仅1米左右。工作人员抛掷包裹声、大声谈话声让庄女士一家饱受侵扰。
现场回访:记者再次联系庄女士,庄女士表示噪声依旧存在。“现在天气热,工人们一直坐在外面乘凉聊天,7:30-8:30最热闹,说话声音很大。他们推完货物,一松手推车就撞在墙上,声音很大。邮政车辆进进出出不熄火,轰隆隆的声音也很烦人。”除此以外,安装在大棚上的热水器板在阳光折射下反光很强,造成光污染。庄女士说:“我现在不仅要关窗,连窗帘都要拉上。”
报道刊发后,相关部门并未联系庄女士,问题依然无解。
黄陵路151弄小区
绿化带上仍堆垃圾
新闻回放:家住黄陵路151弄90号的陶女士曾致电本报“夏令热线”,反映小区物业将大件垃圾堆放在小区绿化带上,绿化被人为破坏严重。
现场回访:记者来到陶女士所在小区回访。记者看到,大件垃圾依旧堆放在绿化带上,绿化带上胡乱地堆放着破旧的沙发、席梦思以及一些杂物。陶女士说:“物业用竹竿和玻璃绳拦了一下,但是他们最近把东西堆在我的窗户下,万一楼上有人乱扔香烟,扔到沙发上,存在安全隐患。”记者看到,小区里有专门的大件垃圾临时堆放点,但是并没有派上用场。陶女士说:“大件垃圾临时堆放点一直关着门,里面放的都是保洁工私人物品。”陶女士多次联系物业,但总是找不到物业经理。
长宁路476弄小区
公共通道堆物如故
新闻回放:家住长宁路476弄6号1408室的胡先生向“夏令热线”投诉,1407室在公共通道里私装铁门堆放大橱柜,影响开窗通风。
现场回访:“情况一点没有改善,铁门还是装在通道里,三门大橱、五斗橱还是堆在那里,被橱柜挡住的窗还是开不了,窗口也是消防通道,遇到紧急情况怎么办?”胡先生在电话里无奈地说。
报道刊发后,房管办曾上门了解情况,拍下了公用通道堆物的情况,但是房管办没有1407室住户的身份证号,目前尚未立案。胡先生表示,如果最后还是无法解决公共通道堆物问题,只能走司法程序了。
机场镇新营村
楼晃墙裂仍没人管
新闻回放:本报8月3日报道家住机场镇新营村8队张家宅的闵先生遭受了半个多月的“地震”,附近华洲路的建设使他的房屋“楼晃墙裂”。
现场回访:8月6日,记者来到新营村进行回访,得知闵先生家里的情况一点也没得到改善。华洲路仍在建设,挖掘机器轰鸣震动,持续影响到闵先生所在的居民区,楼房晃动,裂缝扩大,居住环境越来越危险。
据了解,建交委重点工程建设处在8月3日时已回复市民,近期会去现场查看,与村委会协商补偿方案。但闵先生至今没有看到任何相关人员来到现场。
本报记者 徐驰 曹文清
志愿者 陈晓 冯子夏 朱雪嫣 晁悦 叶子青 姜菡 糜俊豪
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陈梦泽 志愿者 张呈君
明日提示
明天上午8时30分至9时30分,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总经理李桂生接听“夏令热线”来电,市民可拨打12319热线沟通交流,反映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