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中心和冬季两项中心
跳台滑雪/越野滑雪
北欧中心和冬季两项中心位于张家口市崇礼县东部,包括越野滑雪、跳台滑雪,距离奥运村3千米,行车5分钟。越野滑雪场地设在北欧中心越野滑雪场内,赛场看台可以提供5000个坐席和5000个站席。跳台滑雪场地则设在北欧中心跳台滑雪场内,距离奥运村3000米,同样也可以容纳5000名观众坐着、5000名观众站在站席观看比赛。
值得一提的是,规划中的越野滑雪场和跳台滑雪场紧邻明长城遗址,雪道距离长城遗址最近处只有十几米,30枚金牌将在这长城脚下的一片雪海中产生,这也将是冬奥会的重头戏。
云顶滑雪公园
自由式滑雪/单板滑雪
云顶滑雪公园位于张家口市崇礼县东部,包括云顶滑雪公园A、B两块场地,距离奥运村4千米,行车5分钟。云顶滑雪公园场地A、B将分别承担自由式滑雪和单板滑雪比赛项目,将产生20枚冬奥会金牌。这两个场馆分别提供固定坐席5000个和站席2500个,场地将在现有云顶滑雪场的基础上改建,一方面是由于现有雪场的地势条件已经满足这些项目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节俭办奥运的理念。
密苑云顶乐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云顶滑雪场是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滑雪场,滑雪面积达到40余万平方米。云顶滑雪场配备3条具备全程座椅加热功能的世界顶级高速缆车,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全部索道配备加热座椅的滑雪场。为助力冬奥会,云顶还将在现有配套设施的基础上建造1万个房间,日均接待能力达到3万人次。
奥运村
距赛场行程不超5分钟
“以运动员为中心”,崇礼县将新建和改建的5个场馆全部以规划中的奥运村为中心,分别向北向南辐射,辐射距离在5公里、行程5分钟的范围以内,以保障运动员最短时间从奥运村抵达赛场、发挥出最高的水平。
张家口市冬奥申委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春生介绍,崇礼县规划的奥运村占地21.9公顷,海拔1600米,共有1260个住宿单元,每个住宿单元都有1-3个单人或双人房间,可供2640名运动员和官员居住。奥运村包括三个区域,奥运村广场区、运营区、居住区。奥运村居住区有足够的绿色开敞空间,能够提供舒适的住宿条件,提供24小时的国际餐盒风味食品及交通服务、多语言服务、医疗服务、高速网络通信服务等。同时还将规划建设有理疗康复中心、文化娱乐场所,让运动员能充分休息和放松。与此同时,奥运村还将设有无障碍设施,以供之后的残奥会运动员直接使用。
对于奥运村在赛后的使用问题,张春生表示,初步规划奥运村在赛后作为居住区出售,而一些临时搭建的健身房等设施则将拆除,最大限度地做好赛后利用、节约资金。
交通
紧邻高铁站步行可达
根据规划,北京2022年冬奥会将提供由航空、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地方道路等多种交通基础设施组成的立体互补的交通服务。3个奥运村的设置使奥运村至竞赛场地、训练场馆的交通时间最小化,其中北京赛区在15分钟之内,延庆赛区在10分钟之内,张家口赛区在5分钟之内。
张春生介绍,即将开工建设北京至张家口城际铁路,设计时速将在每小时200公里至350公里之间,乘火车从北京北站到延庆约20分钟,到张家口崇礼县约1小时,而这个高铁站规划建设在崇礼奥运村南侧一公里处,步行几分钟即可抵达奥运村。此外,北京冬奥申委透露,比赛期间所有持票观众比赛当天都可以免费乘坐3个赛区内的公共交通和穿梭巴士,以方便观众抵达场馆。
环保
打造新能源、低碳奥运专区
张家口是中国华北地区风能和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京津冀地区重要的生态涵养区和国家规划的新能源基地之一,具有优良的生态环境基础。据统计,今年一、二月,张家口仅有4天轻微污染,其他均为优、良空气质量。在环保“主战场”北京,近年来已打响了持续攻坚大气环境治理的战役。北京冬奥申委环保部部长方力说,预计到2017年,PM2.5的年均浓度将比2012年下降25%以上。
日前,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河北省张家口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发展规划》也正式亮相。在这份发展规划中,按照举办“低碳奥运”的理念和要求,崇礼县将力争2022年冬奥会前能基本使用可再生能源,并逐步在示范区内推广。
建设低碳奥运场馆。以崇礼县可再生能源电力作为奥运场馆用电的主供电源,周边县区的电力作为辅助电源,实现奥林匹克中心和其他赛场用电100%采用可再生能源。建设4-6座10万平方米级以上大型太阳能集中供热站,实现奥运场馆所有建筑采用可再生能源供热。
推行低碳市政和交通。采用集中和分布式相结合供能模式,在崇礼县办公区、医院、学校、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用电用热全部采用可再生能源。按照绿色、智能的理念,打造可再生能源交通运输体系,专区内交通运输全部采用可再生能源设施供能。
打造低碳民居。奥运村、崇礼县城、主要风景区和周边农村采暖全部采用可再生能源。奥运村和县城按照集中为主、分散为辅的方式,供暖主要采用太阳能、地热等热源,其他区域利用分布式太阳能供热。
崇礼县县长白银海还表示,筹办2022年冬奥会,崇礼的发展还将利用好“奥运+”和“互联网+”,旅游、体育、文化等产业和产品都要在其中谋划、融合,由此实现奥运经济可持续发展。
改变,从崇礼开始
申办冬奥也是民生工程
如果说举办奥运会对中国来说是为了“圆梦”,那么举办冬奥会则意味着“改变”。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于再清在陈述中说,在中国举办冬奥会,真的会影响几代人,让我们的民族在冬季也能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从此可以投身冰雪运动,在速度中感受到激情。
“北京联合张家口申办和举办冬奥会,将直接带动京冀及周边地区至少3亿人了解和参与冬季运动,并激发全国4亿青少年参与冬季运动和奥林匹克运动的热情,有利于冬季运动在中国的普及、发展和提高”。在北京冬奥申委副秘书长、新闻宣传部部长王惠看来,申办冬奥会可以创造就业、促进产业调整,让张家口更多的人富裕起来,这对老百姓是直接的好处。
还有就是空气治理,会尽快让人民群众呼吸到满意的空气,这里的人和到这里的人都将受益。王惠特别强调,空气治理不只是为了冬奥会,更是为了让城市的每一个人呼吸到他们希望的好空气。申办冬奥、治理空气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可以说这也是民生工程。
据北京2022年冬季奥运会申办计划,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举办;北京2022年冬季残奥会将于2022年3月4日至3月14日举办。
驻京记者 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