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27日,《烈日灼心》即将登陆全国院线。昨日,曹保平来到上海,接受本报记者的访问。面对“什么样的电影才算好看”的问题,他说:“对于普通观众而言,他坐在电影院里,这个故事能吸引他,让他紧张,让他关注人物的命运,一直跟着你走下去,我觉得这就是好看的标准。”
内在的张力
“我喜欢把故事人物放在一个错综复杂的局面之下,去呈现他们的内心世界。”曹保平说,“尽管表层叙事的动力不同,但底下的东西是一样的,是内省的复杂。我喜欢的故事都有那种内在的张力,这是特别能触动我的地方。”
《烈日灼心》的故事同样如此,它改编自女作家须一瓜的长篇小说《太阳黑子》,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在一个普通的夏日午后,3个少年因好奇卷入了一起灭门大案,从此一生都在为此赎罪。曹保平说:“从本质上来说,罪恶是无法救赎的。你踏出那一步之后,便再无法回头,这就是《烈日灼心》里我们想表达的东西。”
好看的故事
《烈日灼心》里的所有镜头都用手提加变焦完成,尽可能敏锐捕捉人物躁动不安的心理变化。这种躁动不安,是这部作品的灵魂。
“我喜欢的电影,就一定是因为它有一个能够吸引人的故事,就是要好看的。”这就是曹保平的拍摄理念。很难想象,骨子透着文艺气质的他,不愿为了迎合艺术电影的手法,而刻意去拍一部很闷的文艺片。“如果你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那你会有效地把拍摄技能糅杂在你的个人表达中,成为电影家;你要是没有思想,只能让你变为一个标准的电影工作人员。”
本报记者 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