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文娱/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烈日灼心》导演曹保平专访
~~~——《烈日灼心》导演曹保平专访
~~~——《烈日灼心》导演曹保平专访
~~~——《烈日灼心》导演曹保平专访
     
2015年08月18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喜欢故事里那种内在的张力
——《烈日灼心》导演曹保平专访
张艺
  当《烈日灼心》为导演曹保平夺下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金爵“最佳导演”时,大多数人忽略了他的另外一个身份——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副教授。过人的文学功底、严密的逻辑思维、广博的哲学理念,让他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会讲故事”的导演之一。

  本月27日,《烈日灼心》即将登陆全国院线。昨日,曹保平来到上海,接受本报记者的访问。面对“什么样的电影才算好看”的问题,他说:“对于普通观众而言,他坐在电影院里,这个故事能吸引他,让他紧张,让他关注人物的命运,一直跟着你走下去,我觉得这就是好看的标准。”

  内在的张力

  “我喜欢把故事人物放在一个错综复杂的局面之下,去呈现他们的内心世界。”曹保平说,“尽管表层叙事的动力不同,但底下的东西是一样的,是内省的复杂。我喜欢的故事都有那种内在的张力,这是特别能触动我的地方。”

  《烈日灼心》的故事同样如此,它改编自女作家须一瓜的长篇小说《太阳黑子》,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在一个普通的夏日午后,3个少年因好奇卷入了一起灭门大案,从此一生都在为此赎罪。曹保平说:“从本质上来说,罪恶是无法救赎的。你踏出那一步之后,便再无法回头,这就是《烈日灼心》里我们想表达的东西。”

  好看的故事

  《烈日灼心》里的所有镜头都用手提加变焦完成,尽可能敏锐捕捉人物躁动不安的心理变化。这种躁动不安,是这部作品的灵魂。

  “我喜欢的电影,就一定是因为它有一个能够吸引人的故事,就是要好看的。”这就是曹保平的拍摄理念。很难想象,骨子透着文艺气质的他,不愿为了迎合艺术电影的手法,而刻意去拍一部很闷的文艺片。“如果你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那你会有效地把拍摄技能糅杂在你的个人表达中,成为电影家;你要是没有思想,只能让你变为一个标准的电影工作人员。”  

  本报记者  张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互动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战后70年反思录③德日篇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5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6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8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5版:广告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第B21版:旅游资讯
   第B22版:广告
   第B23版:专版
   第B24版:读者俱乐部
孩子家长两代人同追“动画往事”
找回自信
我喜欢故事里那种内在的张力
广告
新民晚报文娱/文体新闻A24我喜欢故事里那种内在的张力 2015-08-18 2 2015年08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