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网视舆情~~~
网视舆情~~~
网视舆情~~~
网视舆情~~~
网视舆情~~~
网视舆情~~~
     
2015年08月2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视舆情
事故带来的城市“关怀”
何小手
  何小手

  一次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舆论的反应往往出现非常大的反差。面对繁杂的信息,如今大家的表态相对谨慎,不过,在此前提下还有诸多固定的议题,比如,事故原因是第一关注焦点,人们关心灾难到底是人为的结果还是其他偶然因素导致的,而在救援阶段,外界虽不好置喙,但仍然有很多人敏锐地挖掘出国外经验,对比彼此表现的差异。这些都是事故发生后舆论的常规议题,由于涉事部门在短时间内无法做出回应,这些疑惑可能要持续一段时间。

  除了上述焦点外,还有两种普遍现象值得关注,一是人们关注责任人背后的关系网络,民间充满各种版本的猜测。比如此次天津爆炸事故发生后,很快就出现关于瑞海公司实际控制人关系背景的传闻,虽很快被否定,但新华社此后的报道也表明,这一段时间舆论的猜测确有一定依据,实际控制人的特殊背景,为瑞海公司在安全评估及资质认定方面带来了诸多便利,与外界猜测想必仅有的差别在于,此前舆论所提及的“神秘背景”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

  类似的事故发生后,舆论一般倾向于认为是人祸,人为因素可能不是灾难的直接原因,但在因果链上,却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如果没有所谓的“神秘背景”,悲剧是否可以避免?对于已经发生的灾难,如今做出这样的假设已无多大意义,但从反思灾难及问责的角度看,却必须正视这样的诘问。

  另外一个关注点是舆论对事发地的讨论,天津这座城市最近成为舆论热议的焦点,比如它的产业结构问题,最近有报道提到天津的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化工产业,存在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问题,与此同时网友们纷纷讨论这座城市的特殊气质,一种颇具代表性的观点就认为,尽管天津处在绝佳的地理位置,而且长期受到政策眷顾,但在城市开放度和体制改革方面,与其他大城市相比较为落后。

  瑞海公司背后的“神秘背景”,或许在其他地方其他事故中存在类似的现象,不足以影响天津城市形象,可最近一段时间舆论对天津的讨论,却意味深长,值得深入探讨。表面上看它们偏离了事故本身,却往往能动员人们的讨论热情。不要以为这种热情只是地域偏见导致的,其实,过去已经有不少类似的案例,人们通过一次事故应对去评价一座城市,平时看似很小的问题,借助这样一次大灾难,它们普遍被放大。这些评价与真实情况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天津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不在人们的批评视线内,如今享受舆论“关怀”,这无疑是一次重大事件给这座城市带来的特殊考验。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专版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一寸山河一寸血·松山会战
   第A09版:一寸山河一寸血·松山会战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5版:战后70年反思录⑦日本篇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健康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B0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B07版:广告
   第B08版:资讯/市场之窗
确保环评安评不失守
“2.5天休假”为何不叫好?
蒙尘的美人
书报亭何去何从
沦落的官窑
事故带来的城市“关怀”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事故带来的城市“关怀” 2015-08-24 2 2015年08月2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