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8月30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精神可嘉的“猴奶奶”——苏秀
刘广宁
  刘广宁

  怎么会称苏秀“猴奶奶”?我在电影博物馆参加了“苏秀下午茶”,会上我在朗诵寓言故事“猴吃西瓜”时说出了原因。当年我刚工作不久就知道这雅号的来由。老苏的老伴姓侯,当时老一辈的同事(尤其是女同事)开玩笑戏称老苏“猴奶奶”,还说她抓痒的动作也应该是像猴一样反着手的。那时作为年轻的后辈,我倒不敢说这种玩笑话,亦不会这样称呼她。现在我想说的是如今的“猴奶奶”虽年届九十,可头脑清晰,思路敏捷、用电脑熟练、写文章、出书,去年还参加北京、上海有关译制片主题的演出、访谈。去年初曾跌过一跤,不久前又病了一场。可病才好些,她老人家就像冬眠的蛇复苏似的又开始干她想干的事了,精神可嘉,让人佩服。

  老苏一直有气喘病,身体并不强壮,食量又小,同事们笑她:“这哪儿是吃饭,是喂鸟呢”,可她工作起来认真,仔细不怕辛苦,有一次赶任务把她累倒了,不得不暂时停下来。厂里同事由比老苏年轻得多的我陪着送她回家。她的老伴老侯很是心疼,和我说了一通牢骚话,我很同情,不知如何安慰。哪知没两年我亦因体力不支累倒,厂里用车送我回家,这次陪我回家的是更加年轻的小丁(丁建华)。

  苏秀的老伴老侯是默默在背后支持她的人,退休回沪后挑起家务重担,是她家“做饭的”。我的老伴也是我的家庭支柱,当时他还在上班,一面忙于音乐工作,一面管家务孩子,也是个辛劳的“做饭的”。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们两家都住在厂旁边,于是我和苏秀会有这样的对话:“哎,刚才我在街上碰见你家‘做饭的’了。”“是吗?昨天我在菜场还碰见你家‘做饭的’呢。”

  录音是我最喜欢的语言表演艺术工作。现在当我有机会给电视台、电台录音时、总希望朋友,他们帮我听了以利改进是我认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也会告诉苏秀,请她谈谈感觉。所以我见到老苏时会谈到这个话题。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民生调查
   第A05版:民生调查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街拍/目击
   第A09版:新民资讯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聚焦
   第A14版:人物/文体汇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记忆/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B08版:特稿/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2版:亲子阅读/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专版/金色池塘
卸下一边肩带
小 卧
“无为而治”
书法
拈花一笑
精神可嘉的“猴奶奶”——苏秀
阅读、写作及友情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B03精神可嘉的“猴奶奶”——苏秀 2015-08-30 2 2015年08月30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