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台机器就开工,租间民房便办厂”的“野草式”经营模式,让温岭一度成为民间创业的乐土。
然而,低小散带来的“低端锁定”,催生大量违法建筑,破坏了当地环境。空有产值、难创利税,创新不足、升级乏力,产业发展始终在价值链低端徘徊。
安全隐患一日不除,依法整治一刻不松。连日来,温岭在对全市生产经营单位和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全面检查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对建筑、道路交通、消防安全、危化品、船舶修造、特种设备、旅游等行业和领域的排查整治。截至目前,全市共排查各类隐患5288个,完成整改4159个。
违法建筑往往是滋生安全事故的土壤。温岭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要把违法建筑“一拆到底”。截至上周末,温岭已拆除各类违法建筑490.6万平方米,完成113个“无违建村居(社区)”的创建。
拆违过程中,温岭还特别提出,涉及党员干部、“两代表一委员”、村居干部的违法建筑,一律先行拆除。对在拆违过程中弄虚作假、推诿扯皮的机关干部一律严肃处理,对未及时拆除自身违法建筑的党员干部、“两代表一委员”和村居干部,给予党纪处分、责令辞去职务或撤销资格。7月份,温岭市纪检监察机关共严肃查处8起违反“三改一拆”行动纪律的案件,其中党纪处分5人,另有5人被立案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