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月前,孙红雷主演的电影《少年班》曾引来不小反响。如今,各校又来了一个新00后大学生群体。对此,网友惊呼,难道已经时过境迁的“少年班”又卷土重来了?
记者采访复旦招办得知,该校招收数名00后少年学生,并非是招收所谓的“天才”“神童”,而是我国教育制度中存在“跳级”,部分“跳级”学生参加高考,最后以相对高分考取了复旦。其它高校则明确,00后学生入学后,与其他学生同时上课,也没有特殊的培养计划。上世纪80年代,中国科技大学首家办起“少年班”,入学学生大部分在十四五岁左右。到1985年,全国有10多所重点大学相继办起了“少年班”,曾经火爆一时。但目前国内只剩个别高校仍在招收少年班。
网友质疑,所谓的“小天才”们匆忙进入大学,真能成天才吗?还有教育工作者指出,十年树木,百年育人,要培养一个具有正常人格的人,急功近利是不行的。00后提前上大学、少年班是培养人才还是摧残人才?少年上大学,难道是高等教育的一次失误?
统计数据显示,以往,少年班毕业生成才率非常高,85%以上考取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生,三分之一获得博士学位。其中数百名杰出人才活跃在国内外知名学府、科研机构和经济领域。
至于网友认为“少年大学生心理尚不健全,自理能力差”,有教育专家指出,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也不仅是少年大学生有,一般大学生中间也有,中学也有,小学也有。所以,这并不是00后大学生的独有问题,而是一个普遍性的教育问题,不能混为一谈。其实,对于少数智力水平超前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提前高考、提前上大学,名校招收少年生也无可厚非。当然,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而是要遵行普通的教育规律,切不可急功近利、拔苗助长。
本报记者 张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