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此文有一处用词错误。文中写道,“此后的好几年每到这一天,停云里及附近的居民纷纷募捐,以‘打樵’和烧香点烛等形式,来祭奠在日寇铁蹄下冤死的同胞的亡灵。”这“打樵”应是“打醮”。樵和醮两字读音不同,前者读“qiáo”,后者读“jiào”。樵是木柴的意思,古时进山打柴叫砍樵,没有“打樵”这个词语,即使有,也不符合文章描写的情景。醮的原意就是“祭”,打醮就是做法事,是一种设坛念经,祈神祭鬼的祭典活动,显然,文中说的就是这种事情。
——读者 沈寿仁
本报记者 陆常青 整理
感谢读者给晚报提供真知灼见和独到见解。您可以拨打本报读者热线:962555或投稿邮箱:lucq@xmw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