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互动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9月0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樵”应是“打醮”之误
沈寿仁 陆常青
  8月27日晚报A24版《痛忆“停云里”惨案》一文回忆到1945年6月4日,两架侵华日军的飞机在空中相撞,坠入复兴中路“停云里”,造成上海民众死亡61人,伤38人的重大惨案。这是日本法西斯欠下中国人民上海人民无数血债之一,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时,更激起我们对日寇的切齿痛恨。我们还应感谢作者让我们后来者知道了上海历史上还有这么黑暗悲惨的一天,我们应永志不忘。

  不过,此文有一处用词错误。文中写道,“此后的好几年每到这一天,停云里及附近的居民纷纷募捐,以‘打樵’和烧香点烛等形式,来祭奠在日寇铁蹄下冤死的同胞的亡灵。”这“打樵”应是“打醮”。樵和醮两字读音不同,前者读“qiáo”,后者读“jiào”。樵是木柴的意思,古时进山打柴叫砍樵,没有“打樵”这个词语,即使有,也不符合文章描写的情景。醮的原意就是“祭”,打醮就是做法事,是一种设坛念经,祈神祭鬼的祭典活动,显然,文中说的就是这种事情。 

  ——读者 沈寿仁 

  本报记者 陆常青 整理 

  感谢读者给晚报提供真知灼见和独到见解。您可以拨打本报读者热线:962555或投稿邮箱:lucq@xmwb.com.cn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互动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战后70年反思录13德国篇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新民资讯
   第A22版: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4版:专版/文体新闻
   第A25版:专版
   第A2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8版:财经新闻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专版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B21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B22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B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24版:慢病/新民健康
14岁少年上大学是拔苗助长吗?
南美岛国?
“打樵”应是“打醮”之误
叫好?过了?宠物葬礼看法不一
上周全民阅读获奖名单
新民调
广告
新民晚报互动A15“打樵”应是“打醮”之误 2015-09-01 2 2015年09月0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