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该校都有尖子生将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类专业、同济大学设计类专业等竞争激烈的专业作为自己第一志愿,也有同学选择了上海纽约大学打算走国际化路线。虽然老师们也得知坊间流传“四大名校”录取率排行榜,但并不会影响学生的专业选择。李拥军说,在老师们眼中,毕业生回母校说起大学生活时,对未来发展充满向往的神情,就是对志愿选择最好的证明。
大同中学人文实验班应届高三毕业生夏小懿以超过复旦大学录取分数线的高考成绩,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乡规划专业录取。夏小懿告诉记者,自己以理科见长,高中时选择报考人文实验班,是为了希望接受一些人文熏陶。她热爱旅游和摄影,高二时被学校推荐赴云南昆明参加了一项以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国际交流项目。她和中外同学一起,以滇池的污染问题为核心,在三周时间里充分考察了滇池的周边环境,探讨了昆明这座城市在今后发展中应该关注的人文、环境保护等问题,也对“城市规划”这个名词“一见钟情”。当她得知同济大学有着全国排名前列的城市规划专业时,最终决定放弃了自己曾经的复旦梦。“城市规划专业需要的是文理兼通的素质和预见未来的眼光,也需要对生活的热爱,我向往着接受挑战。”夏小懿说。
本报记者 陆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