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到了电影《城南旧事》里扮演小英子的演员沈洁。一开始并不能将她和英子做任何的联系。是工作上的接触,朋友介绍:“这是沈洁。”我还回忆了一下,其实之前已经见过一次。然后朋友说:“她就是《城南旧事》里的英子!”我顿时简直要惊叫出来。英子!她不是应该存在于《城南旧事》那个梦幻一样的画面里吗?怎么会走到我面前来?
其实隔了那么多年,已经不太清晰地记得《城南旧事》这部电影的情节。或者是当年观影的时候自己还是个孩子,对故事也只是看个半懂。就像电影中的英子看世界,并非是真的看懂了,但觉得美好而怀念。看过电影的人永远都不会忘记电影里的英子,尤其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电影正是以这双眼睛的视角去看当时的中国,北平,长亭外古道边的悠悠岁月。原著作家林海音是在迁居台湾多年后遥想北方的童年,写下小说《城南旧事》。英子就是她,故园旧梦,情真意切。
电影隽永,成为经典,而人会老去故往。林海音已在2001年去世。当年的英子沈洁也不可避免地长大了。她带着职业的干练出现在我的面前。我是有一些恍惚的。相比起英子的一尘不染,那双大眼睛多了些尘世的浸染。
原来她去了日本。说起来也是《城南旧事》的影响。这部电影在日本反响巨大。电视台连年播放,影迷无数。有一位大学教授影迷,辗转联系上“英子”沈洁,帮助她联系日本的大学,进入当地学府深造。小说原著者林海音也和沈洁结下了不解之缘。留学日本后,沈洁虽然一度做过主持人签约过经纪公司,后来还是转做了幕后。她买下了林海音几部小说的影视版权,将它们搬上荧幕。林海音小说故事里的另一个自己小英子,长大成人后拍起了自己的小说。世事是很奇妙的。
张丰毅也是在《城南旧事》里崭露头角。电影没有把他的角色塑造成一个一般意义上的小偷,反而是一个神秘亦可亲近的大朋友。多年之后,沈洁和张丰毅重逢过。她站在张丰毅的面前,不发一言望着他,张丰毅一眼认出了她,叹当年的英子长大了!
长大了——谁都会长大。
昔日的我们,今天的孩童,都会长大。没有人会永远活在如“城南旧事”那样的懵懂环境里。世界在我们的眼里一点点清晰起来、现实起来、残酷起来。它并非我们最初所看所想的那个样子。我们也渐渐变得不再是昔日的我们。但是我们常常都会想起童年,那里有未老的父母、至真的朋友、简单的快乐。童年是回不去但永远给我们温暖力量的一处地方。林海音会在遥远的台湾以文字追忆童年就是如此。一代代人在《城南旧事》里获得共鸣也是一样。成长背景不尽相同,那份温暖感受是一样的。
沈洁已经不是当年演《城南旧事》的沈洁。我也不是当年看《城南旧事》的我。而小英子永远是小英子。在我们心里的某个地方,一尘不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