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曹杨二中附属学校八(5)班
平生第一次出门学农,这里的乐趣确也不少——
今年5月,我们八年级学生,来到学农基地,住上一宿,体验一下农耕生活。
当天下午,我们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模拟“插秧”比赛。事前,我们认真听取了老农对插秧的种种要求。这是够新鲜够刺激的比赛。因为我们的父辈们大多没有经历过,更何况我们又生活在大上海,只能偶尔在电视里看到。好在这次插秧用的是“道具”秧苗,不是真刀真枪在水田里进行,我们也来了兴趣。我们分成四个小组进行竞赛,我和小A分在同一小组。她是第一棒,我是最后一棒,我就有机会看她怎样保持“株距”,怎样保持“行距”,怎么左右手配合运作,将秧苗插直插整齐。我在田岸上看得一清二楚。等我第四棒上阵时,我信心满满,弯下腰去,手执秧苗,从右向左“嚓、嚓、嚓……”又后退半步(实际上是前进),“嚓、嚓、嚓……”啊:我终于引领其它三组首先到达了终点!
哈!我也终于尝到了“插秧”的乐趣!
第二天上午,老农带我们到一片农田前,让我们摘蚕豆。他没有说摘蚕豆的要求,让我们自己领悟。开始摘蚕豆了,我拿着篮子开始摘蚕豆。刚开始,我什么也不懂,一株上的蚕豆从上面摘到下面,不管大的小的,全都收入囊中。这时小A走了过来:“你不能把一株上所有蚕豆都摘下来,上面的蚕豆还小,摘下来了也不能吃,你应该摘下面的大蚕豆。”我听得汗颜,便问小A:“你怎么知道这么多?”小A诡秘地一笑,用右手指指着自己的脑袋说:“只要用这个想一想就知道了!”我又涨红着脸,弯下腰去,细心观察着,有时也会用手摸一摸,我终于悟出了摘蚕豆的要领,把饱满的蚕豆摘下来!
哈!我也终于尝到了“摘蚕豆”的乐趣!
接下来的一个农活是:用小竹扁担把采摘下来的蚕豆挑回驻地去。这对我们这些“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城市女生来说,更是一件重活。我又问小A:“怎么挑呀?”她说:“把你摘的蚕豆放在这个箩筐里,把我摘的蚕豆放在那个箩筐里……”她又掂量了一下,把她摘的蚕豆往我的箩筐里匀了一点,我明白了(因为她摘的比我多)。接着,我又在小A的示范下,将扁担搁上了自己的肩上,又自己前后平衡了一下,然后伸出右手把住前面的绳子,伸出左手拉住后面的绳子,然后慢慢站起来,迈开了第一步……(看)、(悟)哈!我终于学会挑担了!
此时,我情不自禁地朗诵起晋代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诗句,嘿嘿!这里真是也有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