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0: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0月13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教育原生态
袁蕙芸
  袁蕙芸

  上海中学150岁了,作为在上中曾度过六年的我,打算遥祝母校“生快”,估计与我同感的校友不在少数吧。

  70后的我们从小聆听五讲四美三热爱、小学三年级开始正规英语教学、几乎所有的师长们都卯足了劲要把他们所有的本领教给我们。小学毕业那年报考上中纯粹是因为家里住房紧张。身为知识分子的父母无力改善住房,只好动员女儿报考住宿学校。父亲是在上中学开车修车年代的老上中人。非常幸运,小学毕业时我如父愿考进了上中,一呆就是六年。

  上中六年,我们曾经怨恨过那些无论春夏秋冬六点必须起床的死板规定,怨恨那些唯有烂糊面方能解馋的伙食,更怨恨过无论自己如何努力都无法对自己学业成绩满意的结果。

  对老师们,多少是惧怕的。出门条、选班干、选团员、操场跑、不期而遇的不及格……总之,“德智体美劳”没有一样可以放松。

  偶然读到陈绮老师所说的“上中是我的存在方式。”突然明白原来母校的成功即在于此。上中的老师们个个是永动机,这更是上中学子们的万幸。

  教育的原生态是什么?卢梭在其名著《爱弥儿》中说道:“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我在上中度过了重要的青少年时代,人生最大感悟两句话:一要做好人做好事;二是个人的发展再成功,都不及做一个对社会和他人有帮助的人。如今回首原来这就是中学时期潜移默化的教育原生态结果。

  生命的本质是什么?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生命是一个与它的环境交换物质和能量的开放系统。生命每时每刻与外界进行着交换物质与能量的代谢运动……那么继续遵循着这条定律,无论您毕业于哪所学校,永动并与外界交换您个人所拥有的智慧与才识,应该就是对母校与社会最尽力的回报,我想上中历久弥新的教育价值观即在于此吧。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4版:互动
   第A15版:新民资讯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专版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文体新闻
   第A22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6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8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民新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巴黎白夜行
“零起点”的“零”
教育原生态
水润商榻
良乡栗子出天津?
大雨倾盆
今宵灯谜
新民晚报夜光杯A30教育原生态 2015-10-13 2 2015年10月1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