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商榻,地处上海版图最西端,与江苏锦溪、周庄、莘塔三镇毗邻。这里水域宏大,湖泊众多,河港纵横,是上海最大天然淡水湖片区,也是江南典型鱼米之乡。
感受商榻是要身临其境的。商榻的美,美在于水,因水而灵动,因水而秀美。商榻东临淀山湖与朱家角隔湖相望;南倚鼋荡同莘塔相对;西通南湖、白砚湖与周庄、苏州相通;北联棋盘荡、汪洋荡、长白荡与千灯、锦溪、甪直相邻。而横亘在商榻地块上的急水港,贯穿东西,是江苏太湖到黄浦江来往的水上交通大动脉,是苏浙皖的航运要道,上通苏州、湖州、秀州“三州”之水;下通大、小石浦,出入吴淞江入海。
如果把急水港比作人体上的一条大动脉,那么急水港两侧发达宽阔的河港、浜兜则是它的“毛细血管”。若你乘船拐入其中,自然村落留给你的印象一定是古朴、恬静的,它仿佛是一幅淡雅清新的水墨画,徐徐扑入眼帘:粉墙黛瓦,错落有致;吴侬软语,丝丝入扣;河埠浣女,回眸一笑;雨巷人家,户户枕河;船桨划水,渔歌唱晚……若你走村入户,淳朴的民风、吃茶的风俗,更能让你体验到商榻人的平静和安逸:杯盏瓷碗,茶汤微黄,茶香袅袅,喝上一口,定会润喉生津,流连忘返。特别是当地人时兴的“春茶”(从大年初一开始,村上人挨家挨户,轮番做东道主,一直喝到村子最后一家收场)、“喜茶”(主人家逢小囡出生、嫁女娶媳妇,请上全村人,摆上几十张八仙桌,喝茶时主人要为每位茶客配上一碟茶点)、“阿婆茶”,在中老年妇女中沿袭着一种喝茶习惯。这种茶每天分上午、中午、晚上三道,一般是三五位妇女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家长里短,好不开心。商榻人就是这样,看着河中平缓的流水,喝着清淡的茶水,过着丰衣足食、闲情逸致的日子。
商榻是静谧的,也是富饶的,这儿不仅出产著名的“薄稻米”,还以盛产鱼、虾、蟹、蚬等而久负盛名,尤以鳜鱼、塘鲤鱼、甲鱼、鳗鱼、白鱼、清水虾等著称。
随着商榻淀山湖沿湖公路的修筑完工,进入商榻观看淀山湖景色,领略当地民风习俗,将会更加便捷。节假日、双休日,市区人都喜欢到这里度假游玩。或举家前往吃农家饭;或三两结伴垂钓,怡养性情;或守候湖边,晨观旭日东升的朝霞,晚看落日余晖的黄昏;或中秋之夜,在树丛、野草、芦苇处,搭一顶帐篷,遥望天庭朗朗明月,吟诗赋词,尽享大自然赐予,从朝雾暮霭中,浮上来、沉下去,让自己的烦躁忧闷之情涤去,来个彻底放松,回归本真。
商榻之美,美在何处不在的“水”,水润商榻,水生灵性。曾有一位诗人这样描述商榻:“你是一个小圆圈/在地图上/是淀山湖溅上岸的一颗水珠/浑圆透明/朝里望/竟包孕/有鱼/有拱桥/有水调歌头/有喧闹集市的/水淋淋的一座江南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