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时政·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记徐汇区优秀调解员、徐汇区医调委调解员周凤妹
~~~——记徐汇区优秀调解员、徐汇区医调委调解员周凤妹
~~~——记徐汇区优秀调解员、徐汇区医调委调解员周凤妹
~~~——记徐汇区优秀调解员、徐汇区医调委调解员周凤妹
     
2015年11月29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急脾气护士长乐当医患“劝架人”
——记徐汇区优秀调解员、徐汇区医调委调解员周凤妹
宋宁华
■周凤妹正在进行调解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医患纠纷,让原本应互相信任的医生和病人两败俱伤,频频发生的伤医事件更给医患矛盾火上浇油。

  2011年6月24日,徐汇区在全市率先成立区医疗纠纷调解办公室,重组徐汇区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医调委”)。作为本市最早的医患纠纷调解员之一,周凤妹担任调解员4年多来,每年经她调解的疑难纠纷有100多件,调解成功率超过80%,当事人履行率达到100%,被评为徐汇区优秀调解员。

  艺高 才能胆大

  走进徐汇区医调委,记者看到,周凤妹正在接待一名来访者。来访者的妻子在手术后发现了一些后遗症,却担心医院“不买账”,干脆直接来这里找“老娘舅”试试“讨说法”。

  周凤妹不急不缓、让来访者拿来病历等资料,仔细询问治疗情况后,做出判断,“你妻子的情况医院治疗上确实有瑕疵,我会为你和医院沟通的。”这样的纠纷在周凤妹经历的众多矛盾中属于“小菜一碟”,许多时候,周凤妹经历的医患矛盾可谓“步步惊心”。

  “你们快来!胎儿宫内死亡,家属情绪非常激动,110出警好几次了!”一天早上9时刚过,正在开晨会的周凤妹和另一名调解员徐佩琴,就接到辖区某三甲医院一连打来的3个电话。

  原来,29岁的河南姑娘小张(化名)怀孕后一直在该医院做产检,当天准备顺产的她却被告知——胎儿已无胎心,胎死腹中让一家人大哭大闹不能接受。但医院也很委屈,医院已按规定胎心监测,谁料想“动都没动的产妇”会出事?

  在翻看病例后,周凤妹和同事凭借过去在医院工作时的专业知识帮病人“找茬”,一句“护士没有第一时间去病房探望,是不是失职”的追问,让小张一家人如同吃了颗定心丸,“调解员是在帮我们的。”最终,院方同意做出一定补偿,医患双方签订了调解协议书。

  用心 才能快刀斩乱麻

  让周凤妹在千钧一发的医患矛盾前果断判断的“底气”,源于几十年来在医院的“自学成才”。今年62岁的周凤妹退休前在一家医院工作了35年,担任过心外科、胸外科、肺内科等护士长工作。2002年,她调到院长接待办工作,专职处理医患纠纷。但周凤妹坦言,当时作为医院员工,处理医患矛盾,立足点总是为了帮医院“搞掂”患者,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一些处理的结果并不太公平。“有时候一件事情处理不太公道,晚上回家想到病人或家属痛苦的眼神,我心里总是忍不住感到内疚,睡觉也睡不安稳。”

  当徐汇区医调委筹建时,有人问周凤妹是否愿意参与?对于这个新行当,周凤妹坦言,当时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没想到一干就是4年多,每次看到棘手的矛盾得以化解,“那天晚上总是睡得特别香”。

  几年的磨练下来,原本急脾气的“护士长”周凤妹慢慢摸出了许多医患纠纷调解的“门道”,掌握了在激烈矛盾面前沉下心来、抓住主要矛盾快刀斩乱麻的“绝活”。

  冷静下来的周凤妹开始在人群中寻找化解矛盾的“核心人物”,以此打开调解的“突破口”。一个周六上午,周凤妹正在家休息,医调委接到医方电话,称医院内为一起患者死亡发生严重纠纷,20多名患者家属在院内大吵大闹,周凤妹二话不说,立即从家中赶赴医院。

  “来到现场,情况比我想象中还糟糕,病人家属等挤满了病房,还在走廊设灵堂、穿孝服,甚至把死者尸体扔在病房,场面一片混乱。”原来,70多岁的李某因心脏病入住本市某医院,实施手术后次日凌晨突然出现血压下降、活动性出血等情况,经抢救无效死亡,为此患者家属和医院不依不饶。

  面对人多势众的死者家属,周凤妹先亮明身份,“医患纠纷调解员是站在第三方立场的,谁有道理就帮谁!”同时,周凤妹也在人群中仔细观察后发现,死者的丈夫老王情绪相对比较理智、言谈思路也比较清晰,在家中明显有很高的威信。

  于是周凤妹抓住老王这个“突破口”,运用自己丰富的医学专业知识和纠纷处理经验劝导他,即使通过打官司,法院也未必会支持他们的高额赔偿要求。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思想疏导,原本大吵大闹的死者家属冷静多了,表示愿意接受调解员调解。

  “在我看来,签订调解协议书不是目的,能解开患者和家人心结,才是调解的最终目的。”也正是冲着这份“功夫在诗外”的用心调解,周凤妹为一名多年来因手术失败被迫“抄尿布”的病人联系医院,几经周折治好了烦恼多年的疾病,由医院承担了所有医疗费用,病人至今念念不忘这位“周大姐”的热心肠,一场多年难解的医患纠纷也彻底烟消云散。   本报记者 宋宁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民生调查年终特别报道
   第A05版:民生调查年终特别报道
   第A06版:专版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读者之声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话题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读者俱乐部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记忆/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亲子阅读/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老三届/金色池塘
急脾气护士长乐当医患“劝架人”
开“艺术之门” 迎名家正品
中国“绿卡”6年发出1306张
广告
新民晚报时政·要闻A03急脾气护士长乐当医患“劝架人” 2015-11-29 2 2015年11月2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