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9时,记者来到G2京沪高速公路南侧、靠近博园路的这家狗场。狗场的大门已被拆除,道路两旁摆放着几只空笼子,显得冷冷清清。记者看到,狗场内部原先两旁的二层矮平房多数已被拆除,原先搭建的彩钢板简易屋顶被剥离,只剩灰白色的残垣断壁。
6个月前,记者来到这里时,狗场还被此起彼伏的狗叫声和浓烈的动物气味包围,场内违法用地、违法建筑、违法生产、违法排污、违法居住,“五违”齐聚。
上午9时30分,江桥镇政府与普陀区文化局组成的联合工作小组带领拆违人员来到现场,拉起警戒线,在确认人员全部撤离后,一辆挖掘机驶入狗场,随着铲起砖落,剩余的西侧两间彩钢板违法建筑房顶即刻被剥离。三名工人挥舞铁锤,小心翼翼地敲除房屋外墙。
江桥镇拆违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江桥镇博园路狗场累计拆除约13800平方米的违法建筑200余间,清退300余人,犬只1万余只。狗场内共有承租户59家,其中部分承租户租赁合同未到期。嘉定区、普陀区成立联合工作小组制定了以民事诉讼为突破口进行整治,在既定分批诉讼分批拆除方案的基础上,通过对租约到期的经营户展开分批诉讼,败诉一家清退一家,清退一家拆除一家。截至去年年底,场内59家承租户中,剩余16家经营户仍然不愿搬离。联合工作小组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挨家挨户上门劝说。最终,16家承租户同意搬离撤场。
本报记者 徐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