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是人类的朋友,现代人都这么说,所以犬是所有宠物中最受人类钟爱的。从多处发掘到的犬之遗骸鉴定来看,我国人民的养犬历史相当悠久,大约可追溯到公元前七八千年。不过在长期的农耕经济条件下,犬与人的关系发展得相对缓慢,君不见“鸡犬邻家外,鱼虾小市中”;“桃李阴中春事好,田家鸡犬亦欢声。”农家虽然喜欢养犬,但只不过像养家禽那样地养着,养鸡是为了吃鸡蛋和鸡肉,养犬是为了让它看家。人们终究还是把鸡犬归于一类,犬之地位和鸡鸭鹅之类家禽不相上下。不妨再看:“常随轻骑猎,不独朱门守。鹰前任指踪,雪下还狂走。”(宋·梅尧臣《咏犬》)。在梅尧臣的笔下,犬不仅仅担负着警卫的责任,而且是主人狩猎时的得力助手。
古罗马人很早懂得把犬培养成军犬,利用犬的力量和攻击性,拼命激励犬的进犯欲,把巨型军犬送上战场,将敌方的士兵以及士兵的战马撕咬得皮开肉绽、血淋沙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军犬的使命是战场信使,枪林弹雨中,犬将指挥中心的命令传到前线,又将前线的消息带回指挥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一种军犬名叫“坦克犬”,它们被训练成喜欢在坦克下寻找猎物的犬。只要看到坦克,它们就会钻到下面去觅食。稍有摩擦形成的火星即导致爆炸,坦克犬与坦克于是同归于尽,这样的军犬其实是被迫去执行自杀性袭击的,有人对此提出过谴责。
犬不仅颇有灵性,其最大的优点是嗅觉能力特强。犬鼻子的敏感度是人类鼻子的10万倍,鼻骨中有上中下鼻甲,上鼻甲以上及其相对的鼻中隔部分覆有嗅部黏膜,黏膜多皱褶且呈迷宫状,有2.2亿个嗅觉受体,通过神经元将所有感觉印象发送至大脑,进行分析。犬因此能识别无数种气味,包括所有的炸药气味。
军犬的训练比较特殊,由于犬的专注力持续时间较短,每次训练最多2小时,而且必须分成短小的训练单元。所学课程有:从直升飞机上跳出、克服紧张情绪、学会顺从以及寻找爆炸物和生命等。
训练结束后,军犬便由训导交给一位未来的搭档战友,这位搭档事先也要在一个速成学习班学习14天。最后,双双参加毕业考试。
世界公认最适合作军犬的犬种为:比利时牧羊犬(对猎物有较大的冲动力,喜欢寻找物品,善于保护主人,最能耐高温)。德国牧羊犬(亦称德国狼狗,聪明,警惕性高,自信而有耐力)。罗特魏尔犬(顺从、不害怕、喜欢劳动、护卫本领强,善当警卫犬和护卫犬)。
犬是人类的战友,在前线,它每晚和战士同枕共眠。军犬退役了,战友们依依不舍地送别,战士退伍了,军犬衔着军用包一路送行。倘若军犬不幸遇难,搭档战友会痛哭流涕,茶饭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