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政府设立了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支持创新型企业的发展。不过,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对于企业的支持一直是重在“输血”,即重在支持“研发”和“项目”,而项目研发成功后,能否占领市场,常常就是一个问号。另外,现在许多企业的研发投入,已从硬设备转向软投入,投在了科研人员身上。
建议对创新型小微企业的支持,应从“输血”转向“造血”,从支持项目、产品的研制开发转向支持市场运作。如每半年一次发布创新产品的政府采购目录,列入目录的必须是具有原创性的产品,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重点支持“互联网+”领域的小微企业和创新产品。同时,进一步研究科技投入的新机制和新方式,对研发项目中和技术改造等投入产业化扶持资金,加大人力成本的投入比例。
设立全市统一个人信息服务平台
目前,在个人信息的归集和利用上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政府、社会管理部门信息不互享,造成市民查询不便;缺乏统一的信息归集服务平台,没有统一的查询标准,市民对于自己的一些信息不知道向哪个部门申请,到处询问、奔走。
建议设立一个全市统一的“上海市个人信息服务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完善职能部门的个人信息归集,提升“上海市个人信息服务平台”数据的准确性、合理性。同时,结合“互联网+”,探索查询新方式,实现“网上信息查询、网上证明下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明确市民对于自身个人信息查询的方式和要求;最好能一门式办理、解决,方便老百姓,不用再来回奔波。
利用互联网+构建智慧停车系统
大城市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一方面目前停车泊位绝对供给不足,另一方面现有泊位资源利用率不均衡。例如在医院附近,停车位极紧张,周围居民区、商场却有余量,由于场库信息碎片化,没有整合连通,所以找车位只能“凭感觉”“碰运气”。
如何盘活存量泊位,提高使用效率?建议利用“互联网+”与传统停车行业融合,建立上海市公共停车信息平台,提供车位搜索、车位预定、错峰停车及车位共享等便民服务,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为后期规划及改造停车设施提供数据支撑。
建第三机场拉动沪北发展
近年来,随着航空运输市场的大幅增长,上海的机场资源、航线资源已经无法满足未来航运中心的建设,尤其是公务航空资源的稀缺,直接影响了上海“四个中心”的建设,也无法满足上海建设科创中心对航运交通的巨大需求,上海需要建设新的航空配套资源。
建议在“十三五”规划中开始调研立项,利用现有的地面资源,在宝山地区建设上海的第三机场,与宝山正在推进的邮轮经济形成呼应,海陆空结合拉动宝山和上海北部地区的发展。
加快公益型市民球场建设
当前,虽然国家出台政策加大力度发展足球运动,但足球活动场地的缺乏已成为业余足球开展的阻碍。
建议允许社会资本以及有意向参与到中国足球发展的个人资本,依据上海市绿化认建认养实施意见,认建、认养现有、在建或规划中的公共绿地和社会公园,更多更快更好地发展足球场,让更多百姓参与到足球运动中来。在现实推进过程中,公益性足球场地的建设一半可以计入绿地计算指标,另外一半仍然需占用建设用地的指标。
建立高价救命药谈判机制
随着科技突飞猛进,一些创新药物不断涌现,给患者带来福音。这些药品大多针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等大病重病,疗效显著,但同时具有高投入、价格昂贵的特点。为保证医保基金安全,这些药品未纳入医保,给患者带来沉重的自费负担。
国际上,谈判机制是高值药品医保支付制度的普遍做法,国内实践中,江苏、山东、浙江等地已将部分高价药品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也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建议上海也探索高价药品谈判机制,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
本报记者 邵宁 潘高峰 江跃中 宋宁华 范洁 整理
本报记者 陈正宝 郭新洋 张龙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