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手哥”邱天培工作的上海城投供水分公司普善路站,是城投旗下全市36个站点中的一个,覆盖了大约四分之一原闸北区的街道。
在前两天的极寒天气中,邱师傅已经数不过来抢修过多少只水表。普善路站的数据显示,1月24日至26日,这里完成了本来该一个月完成的工作量。换下的坏水表,接近一千只。
抢修员
5分钟接5个报修
昨天,记者终于辗转找到“冻手哥”——上海城投供水分公司普善路站的抢修师傅邱天培。近距离看邱天培的双手,有些触目惊心:手被冻得黯淡发紫,每个指关节贴着创可贴。
寒潮来袭的日子里,水务站的工作节奏很快。早上八时全员上岗,多数人一直要工作到半夜。进入办公室,很多沙发上铺着毯子、放着枕头,员工睡在单位,已十分平常。值班室内,热线电话不断,桌上堆着泡面水壶,工具箱放在门旁,随时准备出发。
在接受采访时,邱师傅的手机不断响起,本以为是电话,后来解释道,这是公司派单用的APP系统接到订单的声音。短短5分钟,5个报修订单进来,邱师傅拎起工具包,骑上“小电驴”,再次踏上抢修路。
邱天培的手,只是无数双维修师傅手的缩影,伤痕累累、又红又肿。维修师傅们这几天全体上岗、夜以继日,轮番出动进行抢修;很多人已连续几天加班到半夜才离开。他们冒着零下的寒冷,拿着冰冷的工具,一干就是几个钟头。居民用不上水,他们比谁都着急。
话务员
眼睛发花嗓子沙哑
除了抢修人员,供水热线的话务员们也已连续多日加班加点。饿了,只能轮流扒上几口盒饭;渴了,稍微抿一口手边的水。为了不耽误接听电话,尽量减少上厕所的次数,大多数的话务员从早到晚也喝不上几口水。腰酸背疼,已经成了家常便饭,有几位实在说不出话的话务员也拒绝回家休息,转到后台进行网络服务,这样即便不说话也能处理用户报修。
驾驶员
带热毛巾不为擦汗
为了保证抢修工作的顺利进行,大型抢修机具的驾驶员们也是拼了。为了保证机具的正常使用,师傅们的标配是一条毛巾、一瓶热水。这可不是用来擦汗喝水的,而是预备着万一油管被冻住,就马上把热毛巾捂上,用这些“土”办法进行“自救”。
尽管寒潮逐渐退去,但由于气温急剧上升,地下供水管道剧烈热胀冷缩而导致拉伸,又造成了多处管道渗漏现象,邱天培和同事们的一双双手,依然闲不下来。
新民网 萧君玮 李欣 陈炅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