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会场上,一个身穿名牌“阿玛尼”西服、戴红领巾的少年引起了各界的关注。他叫柳博,是一名不到14岁的初二学生,此次是作为深圳市青少年代表列席政协会议。他的母亲对记者说,孩子穿“阿玛尼”西服是她的临时疏忽造成的。
然而,网友扒出了柳博一年四季都穿“阿玛尼”的衣服,说明其家庭经济收入肯定是非常好的。对此,实名认证的柳博的微博发文反问,难道父母努力工作、辛苦打拼创造的富裕生活是一种过错吗?
之所以柳博有资格列席深圳市政协的会议,官方的解释是说其自身很优秀。他是第七届全国少先队员代表大会全国少工委委员、全国少先队员代表。而且,除了各种学校方面的活动,柳博更是一名十足小童星——他连续五年参加央视少儿春晚,也是央视国际“六一”儿童节晚会、非常“6+1”、星光大道等大型节目的“常客”。
为什么柳博如此优秀?答案也简单,因为其父母很有钱。确切地说,是其父亲非常有钱,母亲辞职在家当专职家庭主妇,相夫教子。孩子从小优不优秀,除了自身的天赋和资质,就是出生后父母的教育和提供的各种发展机会,而这些都是需要大笔钱的。柳博是幸运的。
网友对柳博的热议其实无关仇富。大家之所以热议他,是因为有公平焦虑。从个人层面来说,柳博肯定是优秀的。但从社会层面来说,柳博这么优秀包含了至少两方面的重要信息:一方面是家庭条件优越,父母注重培养,教育资源丰富,个人经历比较丰富;另一方面是贫穷的孩子不容易进入社会上层,而富裕的孩子则容易进入社会上层。当一些贫穷的孩子还在上学的问题上挣扎的时候,富裕的孩子则在忙着各种发展,在优秀的基础上更上层楼。而且,很多人也担心富裕的孩子占据了太多社会资源,包括名誉性的列席市政协会议,以及全国少先队员代表大会全国少工委委员和全国少先队员代表,导致贫穷的孩子步步落后,从而进一步加剧社会的贫富分化和阶层的固化。
社会分阶层是自然现象。在正常的社会,社会阶层不是固化的,也就是说,下层社会的孩子能够通过努力和教育进入上层社会,上层社会的孩子也可以沦落到下层社会。然而,在不正常的社会,则通过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机制再生产固化社会阶层。著名法国学者布尔迪约和帕斯隆合著的《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就系统揭示了这种社会现象。这次柳博连续几天被舆论热议,就正好充分体现了民众对于社会不公平导致的社会阶层再生产固化的焦虑。
“阿玛尼少年”柳博被舆论热议,虽是小事,但值得我们深思,而且需要有关部门冷静思考,防止再出现刺激舆论的“阿玛尼少年”列席两会之类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