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班子配备“专挂兼”
会上,市委副秘书长陈寅对相关内容进行了介绍。他指出,新的班子配备方案,重在改变班子组成结构,减少专职成员数量,更多地从群团组织外包括体制外吸纳各行各业优秀干部和人才,以及有一定参政议政能力的先进模范人物、基层一线代表人士、社会组织带头人,参与群团机关领导工作。
改革前,市级工青妇领导班子配备基本以专职为主,市总工会是1正6副,还有1名兼职;团市委是1正6副,全是专职;市妇联是1正9副,其中4名兼职。
“三定”方案明确,市总工会设主席1名,专职副主席4名,挂职副主席2名,兼职副主席2名;团市委设书记1名,专职副书记3名,挂职副书记1名,兼职副书记3名;市妇联设主席1名,专职副主席4名,挂职副主席1名,兼职副主席4名。
群团机关设置“扁平化”
“扁平化,重在减少中间层次,不搞叠床架屋,直接面对所联系群众。”陈寅说。“三定”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市级工青妇机关主要职责和内设机构的调整。市总工会机关内设机构从13个精简为9个,团市委机关内设机构从13个精简为9个,市妇联机关内设机构从8个精简为6个。
市总工会的“三定”方案重点加强职工权益、基层建设、政策完善和协调劳动关系等方面的职责。团市委重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网上共青团建设、青少年服务和维权、新兴群体和一线青年的团结凝聚、上海青少年对外交流和合作等方面的职责。市妇联在整合原有机构基础上,新组建宣传与网络工作部、权益保障部、家庭儿童部等机构。
团市委书记徐未晚说,“上海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青年人的社交愿望比较强烈,国际交流的愿望也比较强烈,我们会据此设立一个团结联络部的部门来增进青年的交流交往。”
机关编制“减上补下”
“减上补下”,即把上级机关的行政编制减下来去补充基层工作力量。
“我们原来的工作结构是倒金字塔型的,市级机关的工作力量相对比较充足,而基层机关的工作力量相对比较薄弱,”徐未晚指出,“减上补下虽然编制减少了,但不减工作力量。这些力量是充实到下一级的,特别是到基层。”
“强化基层工作力量,不是单靠上级机关精简下来的编制,而是要多举措加强。”陈寅说,比如配齐配强基层工青妇工作力量,确保街道乡镇层面专人专职专岗;鼓励吸纳更多体制外社会组织带头人或“草根”领袖参与到基层群团组织中来等。
根据市群团改革总体方案,市总工会机关精简编制40%,团市委、市妇联机关精简编制30%。据此,新的“三定”方案明确,市总工会机关从135名精简到82名,共精简行政编制53名;团市委机关从92名精简到65名,共精简行政编制27名;市妇联机关从69名精简到50名,共精简行政编制19名。
见习记者 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