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2月1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他们温暖了上海的冬天
吕高排
  吕高排

  清晨,我被一阵敲门声惊醒。上海警备区干事丁绍学和报道员何荣昇早早等候在门口,去南京路,是昨晚的一个约定。

  我匆忙整理好自己,走出招待所大门的瞬间,才发现霏霏细雨已将上海整个城市笼罩。伴着冬日的北风,气温一下子降到冰点,迎面一股冷风猛地袭来,狠狠给了我一个趔趄。我裹紧大衣,不禁对这次活动产生了质疑,心想:即便学雷锋志愿者们风雨无阻,可他们服务的对象,也不见得冒雨光临。

  大街上静悄悄的。没有一丝喧哗,这个不断创造奇迹的大都会,这个令世界惊叹羡慕的东方明珠,竟然是如此静逸的氛围。有一辆干净的公交车从身边轻轻驶过,有一队执勤巡警大步向前的节奏铿锵有力,有一位晨练的老人从容不迫地打着太极拳,十字路口的红绿灯轻轻闪烁,马路上的行人和车辆秩序井然。

  我不想让落地的脚步声太响,以免惊扰了这个城市的美梦。但我深深感到,这里的安静,蕴含着更深一层的意思。那是一种奋勇向前的稳健和自信。

  赶到南京路步行街,已近7:00,因为下着雨,又是周日,整个上海仍旧沉浸在慵懒的舒适中,在雨幕中还没有睁开睡眼惺忪的眼睛。

  我很快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步行街上,已经排起长龙一样的队伍,借着朦朦胧胧的晨光,全国劳动模范陶依嘉的为民服务小车已经被阿伯阿婆包围,武警官兵已经修好了6件小家电,上海眼科医院的大夫们正在治疗第3位眼疾患者,雷锋连长虞仁昌工作室的爱心妈妈正织着大红围巾“红哈达”,好八连的官兵来得最早,11位老人已经理完头发……显然看出了我的惊讶,学雷锋志愿者王树源说,这是志愿者和所有上海人的一个约定,就是风再大雨再猛,也不会改变!

  家住北京西路的赵阿婆告诉我,她是好八连战士赵占峰的常客,每次为民服务日,她都会起早前来排队。我好奇地站在她身边,问她是不是家里生活很艰难。她伸出五个指头,又摇了摇头:“我的退休金每月5000元,我来这里就为了体验无私为民的雷锋精神。我还带来了我的小孙子,让他从小知道,上海南京路,是这样一条充满人情味的地方。”不远处的雨伞下,一个小童的眼睛充满无邪。

  雨依旧下个不停,路灯打在雨面上,泛起灿烂的波光,像镀了一层金。我徘徊在一个接一个服务摊位前,我穿行在一位又一位群众之间,身上暖融融的,似乎觉得这本不是冬天,而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春天。

  我久久地驻足在繁华的南京路上,终于明白,是他们,温暖了上海的整个冬天。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互动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家装专版
   第A20版:时令/新民健康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家装之窗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新民法谭
   第B07版:新民法谭
   第B08版:新民法谭
猴趣图(剪纸)
他们温暖了上海的冬天
城隍庙琐忆
扫一扫 关注“夜光杯”
猴的异名
灶间有过的记忆
趣谈动物睡眠
能烹此味可“靠夫”
新民晚报夜光杯A22他们温暖了上海的冬天 2016-02-19 2 2016年02月1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