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时政·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党的十八大以来民生保障启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民生保障启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民生保障启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民生保障启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民生保障启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民生保障启示
     
2016年02月26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奋力铸就大国民生改善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民生保障启示
  新实践 新成就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后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深情的话语展现了新一届党中央的民生情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注重民生、保障民生,奋力铸就大国民生改善新篇章。

  “小康路上,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

  猴年春节,记者到河北省阜平县龙泉关镇骆驼湾村村民唐荣斌家。阜平县是全国重点贫困县,骆驼湾村是特困村。2012年年底,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太行山深处,逐一到唐荣斌家、唐宗秀等困难群众家看望。如今,唐荣斌家的土坯砖房已经翻修一新,还新建了厨房和带洗浴的卫生间。“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我们真是托共产党的福!”唐荣斌边擦窗户边说。

  三年来,除了为特殊困难群众提供资金支持,阜平县为摘掉贫困帽子进行了不少尝试。去年,经中国保监会批准,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根据阜平县特点,专门设立肉牛、肉羊、核桃、大枣成本价格保险,兜住农民种植、养殖的经营风险。

  “小康路上,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指示,充分体现了把13亿多人全部带入全面小康的坚定决心。2015年岁末,《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正式发布。明确到2020年7000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织就密实的民生保障网”

  “特别是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全面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满足老百姓多样化的民生需求,织就密实的民生保障网。”2016年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调研时再次强调。

  就业、医疗、养老、低保等,是人民群众生活的基本保障。中央提出,社会政策要托底,就是要守住民生底线。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针对特定人群面临的特定困难,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

  三年多来,即使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我国民生保障力度不减反增。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低保等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一张保基本、兜底线、广覆盖的民生保障网不断织密织牢。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筑牢民生底线,持续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勇说。

  “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2016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吃得更放心,住得更宽敞,行得更通畅,环境更优美,社会分配更公平……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紧紧围绕共建共享这一核心,全面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覆盖面,让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

  收入持续提高。2015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7.4%,超过同期6.9%的GDP增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

  公共卫生普及。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由2008年人均80元提高到2015年的380元;4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稳步推进。

  教育更加公平。2015年以来,全国新建、改扩建校舍5166万平方米,集中采购教学仪器设备280多亿元,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取得明显成果。

  出行更加便捷。2015年末,我国铁路突破12万公里;农村公路里程突破397万公里,全国96%的县城实现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连通。

  天更蓝水更清,提升环境质量。2015年,全国338个城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同比下降7.4%;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在161个可比城市同比下降11.3%。《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先后发布实施。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

  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同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2016年1月1日,《居住证暂行条例》正式施行,亿万农民工的“城市梦”有望变成现实。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被列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必须遵循的第一原则。

  民生所指,国运所系;民心所向,政之所行。

  只要我们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坚持“五位一体”的发展思路,全面推进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将实现。

  据新华社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互动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财经新闻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家装专版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新民法谭
   第B07版:新民法谭
   第B08版:家装之窗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秀场
   第C03版:潮事
   第C04版:摩登
奋力铸就大国民生改善新篇章
沪“12条”保护知识产权
国家高端智库 试点全力推进
2025年基本建成全球著名体育城市
今年重点:“保护米老鼠”
外牌车限行力度将加大
新民晚报时政·要闻A02奋力铸就大国民生改善新篇章 2016-02-26 2 2016年02月2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