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牌限行是能够控制上海拥堵状况的手段之一,如果不能对上海飞速增长的外牌趋势进行遏制,那么通过拍卖沪牌这一措施控制汽车保有量、控制拥堵的成效就会变得有限。”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陈小鸿说。
“照这个限法,外牌车只好中午出来晃晃了!”
——一持外地牌照车主在网上诉苦。近日,有论坛还曝出一张图片,图上显示晚高峰高架限行时间将增加2个小时,临时号牌车辆也将纳入限行范围。但这些仅是传言,无法确定是否属实。
“治标不治本,车主驾驶习惯不好,配套设施跟不上,怎么限行都没用。”
——网友涵心慧质说。
“限行政策要出台,相关配套方案也要及时跟进。就像今年规定外环内严禁燃放烟花爆竹,违反者将遭到严惩,效果明显很好。以此类推,对违反限行政策的司机也要严惩,让他们有所畏惧,否则上下班时间高架上还是有很多外牌。”
——网友“最爱小丸子”表示。
“就算外牌不进来,每年的增量是固定的,最终还是拥堵。”
——网友“坦克军阀”认为,限制人口和发展公共交通才是本质。
“应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合理安排公交车线路,让公共交通更便宜、舒适,并保证专用车道的使用,可能对解决道路拥堵更有效。”
——网友芮泰格说。
“增加公共交通的建设,使得新增长的交通需求量能够让公共交通分担,这是持之以恒的基本策略。公共交通光靠轨道交通是不够的,因此公共交通中的‘补短板’策略就是将运能足够的地面公交系统充分发挥效力。”
“另外,在小汽车的‘控制需求’方面,单靠牌照控制是不够的,若未来能够研究出定量并计量不同时间特定道路的通行里程,便能够使得控制小汽车对于道路的使用更具弹性。”
——陈小鸿说。
“要真正解决上海的交通拥堵,限制外牌只是一个过渡性的措施,关键要提升上海整体公共交通服务,改变交通的整体结构。”
——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说。
本栏编辑 姜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