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食物是最好的药物。养生延年,必须从合理饮食做起。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重饮食搭配以及饮食规律,就可以创造百岁传奇。
自古书画家多高寿,百岁书法家萧劳寄情于书法和诗文,有着独特的饮食养生之道,他说:“我最爱喝豆浆,70多年从未间断。每天清晨起床以后,总要先喝一两碗不加糖的清淡豆浆。几十年来,我身体不胖,血压不高,可能与常年喝豆浆有直接关系。此外,每顿米饭我只吃一小碗,从不过饱,饺子、面条、馒头等面食也是我最爱吃的。三顿的菜肴基本上是些青菜、瓜、豆腐之类,很少吃荤菜。这样可保护内脏,胃气才足,有助于胃肠蠕动和消化吸收。”
剪纸女艺术家胡家芝曾被评为“南京世纪健康老人”,享高寿114岁。她一生以剪窗花为乐,晚年耳不聋、眼不花,还能自己洗衣服。胡老每天的日程安排得很有条理:早晨7点起床后先喝杯淡盐水以保持大便通畅,再吃一碗红枣鸡蛋麦片粥。白天除做些家务外,大部分时间都在剪纸。午、晚餐都吃米饭二三两,以豆腐、蔬菜等素食为主,尤其爱吃胡萝卜。
胡家芝经常告诉人们保护眼睛的诀窍,说要使自己不老眼昏花,最好的办法是多吃胡萝卜,能够让眼睛一直保持明亮。她在房前屋后种了许多的胡萝卜,用它当菜和饭吃,既生吃又熟吃,结果几年后奇迹出现了,她将原来戴的700多度老花眼镜撇到了一边。
湖北老教师汪贻玠年过百龄时,还能看书读报、撰写文章,而且腿脚轻快,活得潇洒自如。他长寿的最重要一点就是注重饮食调控。汪老认为老年人因脾胃黏膜变薄而导致消化功能降低,如果饮食过多,不能在短时间内消化排出,在胃肠里停滞一久就会引起疾病。所以为使脏腑、胃肠宽舒畅利,他多年来一直遵从“荤素搭配,粗细搭配,干稀搭配;有荤不暴食,清淡不忌食,好坏不偏食;少粮多菜,少糖多果”的原则。
四川老中医罗明山百岁时犹能为患者治病,乐观开朗的他从来不生闷气,而且爱说笑话,得高寿116岁。他的饮食经是:“要得一身安,清淡赛灵丹。”还说:“常吃萝卜和青菜,一身轻松又愉快。若是顿顿都吃肉,心胃必定又遭灾。”他有句口头禅:“饮食不怕杂,玉米青菜佳。”他大半辈子以玉米为主食,一年到头青菜和萝卜不断。一日三餐定时定量,早上喝稀饭,中午吃干饭,晚上吃面食,多吃素少吃荤。由此可见,罗老是以合理的饮食方法守住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