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民生调查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2月28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错检?漏检?该为常规体检做“体检”
左妍
■ 体检是在健康基础上进行的检查,不同于普通的诊疗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一年一度的单位体检,是不是仅仅走过场?不同的体检机构,为何会查出不同的结果?查了那么多项目,怎么还有病查不出?冬去春来,本市各大体检中心陆续迎来了猴年的第一批体检者。然而,随着定期体检的概念被越来越多人接受,对体检的种种质疑也越来越强烈。

  去年底,相关部门对本市121家具有卫生行政部门颁发执业许可的健康体检机构进行了现场检查,总体情况良好。但在业内专家看来,体检机构仍面临观念转变和向健康管理升级的双重挑战,而市民对体检的重视度、认知度及依从性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单位体检只是走过场?

  “给爸妈送钱不如送健康。”春节前夕,不少体检机构都打出了这样的广告语。市民徐小姐就给父母团购了“中老年体检套餐”以表孝心。“退休后爸妈就不再享受单位的体检福利了,让他们去查一查,要是没啥毛病,我们小辈就放心了。”她原本这么以为。

  然而,同事的亲身经历,却让徐小姐的想法有些动摇。不久前,同事王小姐感觉眼睛不舒服,当时正好单位组织了体检,医生说她可能是戴隐形眼镜导致结膜炎,要她暂停佩戴,可后来症状越来越严重,到医院查了才知道是虹膜炎,险些耽误治疗。

  每年一次的单位体检只是走走过场吗?事实上,对体检产生怀疑的不止徐小姐一人。由于没有权威机构的统计,各家体检中心的误诊漏诊率究竟是高是低,始终是未知数,尽管如此,质疑的声音已经接二连三地出现。

  本周,北京有媒体报道了一例消费者投诉,市民朱女士的家人去年在某民营体检机构做了全项体检,当时彩超报告显示,检查者的右肾“大小、形态正常,包膜光滑,肾实质回声均匀,集合系统未见明显分离”,并由此得出右肾未发现明显异常的结论。然而时隔两个多月,体检者便在公立医院检出右肾肾癌晚期,肿瘤大小已达9.3×5.6cm。随后,患者的病情进一步恶化。

  朱女士咨询了医生后表示,理论上来讲,在两个月的时间内,肾脏部位的肿瘤从0发展到9.3cm大小的几率非常低,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有这种可能。朱女士认为,家人在参加体检之前就已经有了肿瘤,体检机构在体检过程中存在失误。如果体检机构想要证明自己的体检结果无误,就应该提供腹部彩超的影像学报告。遗憾的是,由于缺少关键的腹部彩超影像学报告,目前,消费者和体检机构只能各执一词。不过,专业人士指出,从目前体检报告的通篇文字表述上来看,患者的右肾在检查时没有检出问题,不排除体检机构存在人员因相关资质不足从而出现误诊的可能性。

  体检毕竟不是门诊看病

  体检真的总是查不出毛病吗?本报曾接到一些读者投诉,反映健康体检中存在错检、漏检,有的体检结果张冠李戴,令人啼笑皆非,有的问题检查不出,让患者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业内人士表示,客观来讲,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不高,而一旦发生,很自然就会被放大。体检查不出毛病,除了选错适合的体检项目、检查仪器精度和试剂敏感度不够外,一些体检中心的操作人员缺乏经验,自然就不能做到“火眼金睛”。

  “这一点在放射、B超等体检项目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建工医院体检科常务副主任蔡文伟告诉记者,体检的质量与体检医生的技术有关,还有一个原因在于,体检是在健康基础上进行的检查,不同于普通的诊疗、看病。由于被检者的身体状况和疾病情况都是不断变化的,有一些疾病在发病初期并无明显特征,无法通过普通常规检查检出,或者说检出率比较低,不能就此认定体检机构一定存在问题。当然,如果选择的体检套餐比较全面,还是可以及时发现问题的。比如,有人被查出了乳腺癌,因为在体检中进行了乳腺钼钯检查;有人查出了口腔黏膜白斑,因为增加了口腔检查。

  套餐藏噱头 价格有水分

  近年,健康体检市场受到了公立医院、社会资本的青睐。巨大的体检需求催生了广阔前景,但市场“大蛋糕”的背后也暗藏种种不规范。

  记者点开某团购网站,搜索“体检套餐”,一下子出来一百多个产品,以基础体检为例,售价从100元至6000元不等,但内容大同小异。还有一些民营机构推出了单项体检,如口腔、眼科检查,最便宜的仅为数十元。几个热门的基础体检套餐除了按年龄、性别区分外,还有针对不同职业、不同需求的人群推出的套餐,如“企业高管套餐”“职场白领套餐”等,仔细阅读介绍页面,不少套餐中出现了普通人无法看懂的专业术语和英文名称;还有些机构将一项检查拆成多项列出来,以达到吸引消费者眼球的目的。

  在一家三甲医院工作的张医生告诉记者,还有些体检机构喜欢用“基因检测”“纳米测试”等听起来“高大上”的词汇来卖弄噱头,比如号称“通过肿瘤基因检测可以预知自身是否是高危人群以及通过良好的预防措施提高自身的健康免疫力”,其实这些检查并没有太大临床意义,不仅价格贵,还不如基础套餐实用。

  伴随越来越热的体检需求,市场上甚至出现了“广告战”、“价格战”。据了解,民营体检机构和公立医疗机构的定价机制不同,民营体检机构只要把体检套餐价格在物价主管部门备案,就有自主定价的权力,通过市场供需关系确定价格。公立医疗机构(包括企业医院)的体检价格则是由物价主管部门决定的。民营体检机构定价一般看起来较高,但为了招揽顾客,常常会打折优惠。

  采访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介绍,绝大部分民营体检机构都内设业务部、销售部等,职责就是联系企事业单位进行大团检。不少企事业单位要给职工体检,组织者决定去哪家体检机构一般有几个考虑因素:一是人脉关系;二是经济利益。为了争取到更多客源,一些体检机构通常都会给出折扣或回扣优惠,真正摊到个体体检上的费用就被压缩了。这也就带来了不少担忧:即便高价都不一定代表高质量的服务,如此低价还能保证质量吗?

  体检医生水平参差不齐

  在建工医院的体检中心,各科室的体检医生都是医院临床的一线人员,面对前来体检的客户,只要查出异常,马上就能给出相应的诊断或建议。然而,这在体检行业却不是普遍情况。不少医院平时不会将一流的医生和医技人员放在体检中心,只是在单位体检时,抽调临床科室的专家上阵检查,而不少民营机构的体检医生配置更无法保障。业内人士透露,大部分民营机构的“主力军”以脱离了一线的退休医生为主,有些机构在面对单位团检时还会临时招聘一批医疗相关人士“充场面”。

  除此之外,一些体检中心还存在硬件设施参差不齐、检查项目偷工减料等情况。不过,本市的体检行业整体情况在全国范围内仍处于领先水平。每年,市质控中心都会根据相关要求和《上海市健康体检机构基本工作制度》对体检机构逐项进行现场检查和评分。去年质控部门的检查结果显示,本市公立和民营体检机构的总体情况都较好,但依然暴露出部分问题:个别体检机构抽血消毒管理方面重视不够,抽血场所不独立,抽血工作人员未做到“一人一消毒”;体检机构运行记录、危机值报告和台账记录不够详细;部分机构开展的项目不齐全,未按照规定设置口腔科或者设备陈旧、不全;个别机构与医院共用放射诊断设备,放射检查缺少必要防护措施等。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质控部门已寄发反馈单,并将对有待改进项目进行复查。

  提倡“1+X”个性化体检

  本市大多数体检机构每年都会根据当年的体检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比如,一份建工医院体检中心的数据分析显示,某公司去年甲状腺结节发病率高达48%、幽门螺杆菌发病率高达42%。据蔡文伟介绍,这些数据会反馈至该公司的医务处,同时下一年在体检时会对相关的项目做调整和优化。

  记者采访获悉,根据相关规定,医疗机构开展健康体检不得以赢利为目的对受检者进行重复检查,不得诱导需求;且从2013年起,体检者的电子健康档案信息至少保存15年。然而,即便有要求保留电子档案,但体检机构根据客户个体或单位情况而提供的健康指导、疾病干预措施等后续服务仍然显得较为薄弱,且体检服务由普遍化转向个体化的程度还不够。

  上海市健康教育所所长顾沈兵坦言,目前大多数体检机构只重视检查这一环节,检前调查和体检后的健康管理还做得太少。在他看来,体检应根据个体的健康发展情况采取“1+X”的模式,即基本体检项目加上专项体检项目。“体检应该根据患者年龄、家族史、生活方式、体质进行个性化体检;单位体检应该按照不同年龄段设计不同体检内容,讲究科学性,弱化福利性。”

  顾沈兵认为,体检在多数老百姓心里还停留在“为了找出毛病而检查”的阶段,甚至对体检的重视程度不够,若单位不提供体检福利,自己也没有不舒服,就不肯花钱去检查。从科学角度看,健康体检本身的重要价值毋庸置疑,其重点是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其风险因素进行筛查与风险评估。“这和有病治病最大的区别在于,它针对的是无症状的人群,通过细微线索和一系列指标进一步发现疾病,作出疾病早期风险评估,并提供健康指导和管理方案,实际上这也是‘上医治未病’的体现。”          

  本报记者 左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民生调查
   第A07版:民生调查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记忆/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08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2版:亲子阅读/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老三届/金色池塘
错检?漏检?该为常规体检做“体检”
看不懂报告别乱猜 听从医生专业建议
体检 行业最需要“大数据”
健康体检≠肿瘤筛查
新民晚报民生调查A06错检?漏检?该为常规体检做“体检” 2016-02-28 2 2016年02月2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