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评论/专栏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3月1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窗絮语
都市人当“污”尽其用
朱绩崧
  朱绩崧

  上周去健身房,特意带了把小剪刀,洗澡时将一大管洗发露拦腰剪开,用尽了最后那几毫升。说来,这其实是我做的一场小试验。这管380毫升的洗发露原来并非我的物品,而是去年10月北京出差时宾馆捡回的——同住的小友以为用光了,就扔在盥洗室地上。我凭着生活经验,断定光是淋浴时草草用力挤这么两下,绝不可能用光。那究竟还剩多少呢?“变态”如我,携回上海后,取来40毫升的洗发水小空瓶,将大管开口,倒置其上,利用重力收集剩余内容。就这样,在剪开之前,收集到差不多50毫升。每次健身后,便与其他品牌的洗发水“夹花”使用。我还特意把“腰斩”的洗发露管身拿手机拍了照,微信传给那位小友,附言:“物当尽其用”。

  到了本周,我听说吃牛油果有助健身,就随喜同事,在超市买了四枚,回家斩开,拌上酸奶吃,风味颇佳。酸奶价格不菲,我怕倒不干净,剪开大口,拿黄油刀刮,果然内壁黏附了很多。想来多数消费者用附送的吸管吸食,最后吧嗒吧嗒嘬上几口,就扔进垃圾桶,却不知扔掉的也有相当一部分酸奶。

  经济发展,物质丰富,都市人群是消费的主体。仔细观察,生活中,可以“物尽其用”之处,委实不少,可往往贪图“潇洒大方”,看不起“小家败气”,随手一丢,继续消费其他物品去也。但往深处去想,“物尽其用”真是对环境保护一份不可推销的责任啊!因为生产过程中,如洗发露瓶身的塑料、酸奶的包装纸盒,都已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必须当作垃圾扔掉的塑料、包装纸盒自身也是一种污染。只要日常生活需要酸奶、洗发露,生产中与消费后的污染就不可避免。如何降低乃至(虽然很难)避免这类污染,是生产者要考虑的,而消费者则应奉行这一原则:“污”尽其用——既然为了你能享用这件产品,环境都给污染了,就请在合理范围内,尽量消耗这件产品吧。对得起这两次污染,也算是最大损失最小化,对得起环境了。

  “污”尽其用,回收与再利用的渠道也必须保持畅通。垃圾分类、有毒有害垃圾(如废旧电池、过期药品)收集处理、旧衣回收等方面,总体上才刚刚起步,要做的很多,不能光停留在喊口号、搞突击的阶段。如何让先进的环保理念扎根社区,特别是克服一部分居民不耐烦的情绪,如何实现“互联网+收旧货”,让居民积极参与可回收垃圾的循环利用,如何让垃圾处理成为环保产业的一部分,既创造大量稳定的就业岗位,又能正规、高效地运营,为都市的血管清理淤积,解答凡此种种问题,非有大力、综合、长效的机制不能成功。

  目下正值全国两会。近年两会上,绿色环保、生态文明始终是内外关注的焦点。咬定绿色发展,刷新国家颜值已是当今中国最重要的执政理念之一,必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才能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面对媒体上“狠治土壤污染”“守好北方屏障”“护好中华水塔”这些宏大叙事命题时,我们这些都市人,这些因为旺盛的消费行为拉动了经济却也无可避免地导致污染的人,更应该结合自身的条件与能力,思考该为期待中的蓝天白云具体做些什么吧。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3版:全国两会·话题
   第A04版:评论/专栏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3·15专版
   第A09版:3·15专版
   第A10版:互动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动态
   第A14版:聚焦/文体汇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阅读/连载
   第A20版:广告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04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个人理财
   第B06版:基金纵横/金市汇市/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金融城周报/上海物业
   第B08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海外传真/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音乐时空
   第C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6版:文娱台历/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家装专版
   第C08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规范官员家属经商关键还靠制度
这是什么节奏
都市人当“污”尽其用
作别周小燕
新民晚报评论/专栏A04都市人当“污”尽其用 2016-03-12 2 2016年03月1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