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教育实践形式越来越丰富多样,如何顺应时代发展,如何体现时代要求,如何助推时代进步,教育正在不断摸索和改革,不断呈现多元化、多样性、多效能的实践方式。借助互联网+的理念和平台,用统整思维思考教育,以现代方式表达传统文化,正成为众多教育者的新探索。最近王恩科师生书法微信展引起国内外的广泛传播和关注就是一例,窃以为这是传统教育的一次崭新亮相,形象地展现了书法教育的魅力,体现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育的新发展,这种发展不仅关乎教育的“形”,更指向了教育的“神”。
首先,从互联网+的思路出发,赋予了教育更丰富的内涵。“融合”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概念,这不等于简单的相加,而是从理念、内容到形式上的有机结合。如此,“融合”的结果才更加强大和有力。从这个角度看,教育就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文化的传承、精神的锻造、文明的继续,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成为一个整体。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民族精神的培育和社会文明的创造起到了积极作用,“大教育”观得到了体现。
其次,以互联网+的模式为基础,实现教育更丰满的表达。《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鼓励互联网企业与社会教育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数字教育资源,提供网络化教育服务”。教育资源的“数字化”,教育服务的“网络化”,在实现教育供给方式创新的同时,也可以集声、形、影、像等于一体,让教育在多次元的空间里生动地展现它的美好,学习者也因此更容易增强感受和体会。
再次,用互联网+的平台,推动教育以人为本的发展。不管教育内涵的丰富,抑或教育表达的形象,都紧扣了一个“服务”,而这种“服务”是零门槛的,并且随时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和反馈不断优化。王恩科师生书法微信展借助互联网+平台,使得线上线下的交流、点对点的沟通更加便捷和有效,教育者和学习者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社会建设成为现实。
我们正在经历一个社会精神文明快速前进的时代,人们对教育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强烈,从而催生了教育实践的创新。王恩科师生书法微信展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对传统教育的一次有益探索,值得点赞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