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互动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3月22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外来人口减少15万 你怎么看?
高歌
  昨天本报焦点新闻版刊登《15万人离开并非城市人口拐点》一文指出,2015年上海外来常住人口相较2014年减少近15万。这是新世纪以来,上海首次出现外来常住人口的负增长,引发了读者的热烈讨论。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和网友,听听他们对于上海外来人口首现负增长的看法。

  “在上海,什么样的人都能找到一席之地。”来自湖南的珠宝摄影师陈文认为,上海是个很有文化气息和历史底蕴的城市,在初到上海的半个月里,他去看了各种艺术展览、美术馆、话剧。上海有高楼、有弄堂、有小巷,不起眼的角落也能收获惊喜。但是因为工作压力、买房遥遥无期,陈文最终选择了回老家,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摄影工作室。

  “可能是生活成本高,买不起房,难以落户造成了一部分人的‘逃离’。”来自福建泉州的90后白领庄园说,“希望在各项公共服务中,能少一些户籍的壁垒。”

  复旦大学大三学生宋婷说,外来常住人口里面应该也分不同的人群类型。生活压力是一方面,找到一份让自己满意的工作也不太容易,此外,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也容易让人感到失望。

  “我觉得是因为周边的相关产业发展更成熟了,而且没有太多落户限制,如果没有社会关系的限制,会有一大部分外地人选择周边城市生活。”网友“飞去来兮”指出。

  “上海的产业大转移,在2015年进入了高潮。”网友“君临”说,因为地价的升值,国企的厂房占地面积巨大,如果转为商业用地拍卖,往往能够获得上百亿元的收益,溢价巨大。这笔钱,足够他们在二三线城市盖一座更好的厂房,为职工配置更好的宿舍。如果留在上海,他们的薪水成本更高,员工的生活成本负担也很重,环保成本也更高。随着这些工厂陆续迁出而离开的外来人口,在上海2015年的人口负增长数据中占有突出位置。

  对经济学颇感兴趣的网友“bluememphis”对此有不同的见解,他认为,不能仅仅将人口下降归结为工业企业的衰退导致的外来人口流失。工业企业的衰退会导致人口流失,虽然有相关性,但上海总人口的下降与工业企业的衰退并不一定是因果关系。上海总人口的变化有可能是产业结构改变和经济环境变化双重影响下的结果。此外,上海总人口的负增长不一定表明城市的效率的降低和集聚出现了拥挤,未来人力和稀缺资源向经济优势地区集中的趋势不会减弱。

  见习记者  高歌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新民眼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互动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8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第B21版:旅游资讯
   第B22版:旅游资讯
   第B23版:旅游资讯
   第B24版:旅游资讯
   第B25版:旅游资讯
   第B26版:旅游资讯
   第B27版:旅游资讯
   第B28版:旅游资讯
离婚“限号”制约“闪婚闪离”?
上周全民阅读获奖名单
外来人口减少15万 你怎么看?
新民调
体彩公告
中国福利彩票
世界部分城市天气预报
上海天气预报
长三角城市天气预报
新民晚报互动A13外来人口减少15万 你怎么看? 2016-03-22 2 2016年03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