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发表后,朋友与我联系,看了文章很有启发,说如果映射关系成立,有个上市公司就应该涨,美股General Growth Properties(简称:GGP)。这家上市公司在2008年曾经是全美第二大区域购物中心Reits公司,与A股中有家上市公司相当类似,他提出这家公司的名字是华联股份(000882),并解释了自己的看法,笔者把朋友的观点转发在朋友圈里,老天有眼,一周中这个股票有涨有跌,但出现了抢盘多个涨停的现象,看来笔者有必要继续延续中美股市映射研究,让更多的华联股份(000882)被有心者挖掘出来。
也是美股中的牛股:温德姆集团(Wyndham Worldwide),它是大型酒店连锁品牌,旗下我们熟悉的酒店包括速8,Howard Johnson,华美达,Wyndham Hotels。这个公司85%以上的酒店都在北美。金融危机后,公司改变了商业模式,引入了假期交换和租赁模式,通过这项业务,温德姆为分时度假的开发商和业主提供度假交换服务和产品、分销系统和网络访问服务。该业务的特点在于只需要少量的资本投资,于此同时能够产生稳健的现金流。所以一下子,他们从一个重资产模式变成了一个轻资产模式的公司。同时受益于美国经济复苏,获得了基本面的双击!看点就在商业模式改变+北美复苏。笔者觉得类似企业在中国股市有一些,有的集中度正在不断加强,市场占有份额也在提高,虽然效益还没有显著提高,但相信随着经济好转,这样的以商业模式改变为抓手的上市公司成为牛股榜上的“网红”也是时间问题了。
涨幅达到40倍以上的牛股:United Rentals联合租赁公司(NYSE:URI)。创立于1997年,总部位于美国康涅狄格州斯坦福德,是北美最大的设备租赁公司。受益于美国经济复苏后的开工增加,带动了资本开支的加大,特别是页岩气崛起,公司有大量油气设备租赁。公司的客户在这个阶段设备租赁需求大幅增长。同时,公司也不断做大并购。股价在2009到2014年间,最高涨幅达到40倍以上。关键看点:固定资产投资增加,经济复苏轮动。这类公司的特点就是资金需求巨大,经济走好尤其基建工程出现活跃的话,就是公司大赚特赚的大好机会,当然,假如经济活动接近停摆,其巨大的财务费用也会拖累股市的盈利水平。这在中国股市中不多但依靠资金规模效益的重资产公司还是不少的,看看那些随着经济数据起舞的企业,估计也会有不错的投资标的吧?
涨幅达到15倍以上的牛股:Hansebrands.这是一家著名的男士内衣公司,很久以前就有些影响。最早推出没有标签内衣,以及乔丹给其做了多年广告。该公司旗下拥有恒适(Hanes)、Champion、 Playtex、Bali、Wonderbra、JMS/Just My Size以及barely there等多个知名品牌。公司的暴涨还是来自于估值提升。在2009年金融危机后,公司的PS从0.5倍提高了2.5倍以上。在上涨了超过15倍后,公司的市值依然才110亿。也就是说,其启动市值才7亿左右,完全低估了商誉价值。属于价值股的价值发现。理性不缺席,只会迟到。这家公司成为牛股的看点就是:低估值反转,有护城河。中国股市长期以来偏爱小市值公司股票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个美股中的牛股启动时的市值才7亿,看来中国股市投资者偏爱小市值公司也得到美国股市的验证,但企业还是必须有两把刷子,有自己立命于市场的能力。
笔者有个观点,有关于宏观经济和股市大盘就有劳于那些券商大咖了,作为投资者还是把宝贵的精力放在如何寻找个股和牛股上,如此才对得起难得的宏观数据和巨大的M1和M2,您说对吧? 文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