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6:互动/新民健康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4月1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视觉“如隔烟雾”,你离白内障有多远?
吴瑞莲
  ◆吴瑞莲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第一天,我想看亲人、老师和所有有生命无生命的朋友;第二天,想看黑夜变为白昼的动人奇迹,看人与自然的历史,看戏剧……”读过海伦·凯勒这篇名作的人,一定都会对此句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象,从中可以感受到海伦对光明的企盼,和对生活的挚爱。“善用你的眼睛吧”,海伦这样告诫人们。眼科专家李勇主任表示,珍爱光明,特别是对白内障这样可防可治的致盲疾病,提高防范意识非常重要。

  年龄越大, 白内障发病率越高

  目前,白内障是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又是中老年人群普遍遇到的眼病。据李主任介绍,人的眼睛里面有一个双面凸起、圆形、透明的小物件,医学上称之为晶状体,人们之所以能欣赏远处的美景,又能阅读密密麻麻的文字,就是由于有晶状体进行调节的缘故。如果晶状体混浊了,变得不透明了,就会降低人的视力,这就是患了白内障。

  白内障的种类很多,有先天性、外伤性、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其中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占据大部分。它与年龄相关度很高,与机体的逐步衰老是分不开的,也就是说,年龄越大,白内障的发病率也就越高。我国国民的平均寿命在增加,白内障病人的累积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李勇主任表示,除了衰老导致的晶状体浑浊之外,眼球的炎症、外伤,包括外力、电击、辐射等造成的外伤;母亲怀孕头3个月受病毒感染,也会使胎儿晶状体发生混浊。此外,糖尿病患者以及长期接触或使用某些化学药品、某些维生素的缺乏、遗传等因素同样也会造成晶状体混浊。

  必须要了解的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在发病初期,晶状体从周边开始混浊,随着晶状体混浊逐渐发展会出现肿胀,中心渐渐发白,患者觉得视物模糊,如隔烟雾,阅读时会嫌光线不够或必须把报纸靠近眼睛才看得清楚一些。在这一进程中,有时会看不清楚灯光的轮廓,甚至夜晚看电视、灯泡时出现虹彩现象。有的人在佩戴老花镜一段时间后,摘掉眼镜反而看得更清。李主任提醒,这是白内障的发展改变了晶状体的屈光力所致,也是值得警惕的信号。白内障从初发到成熟的时间可长可短,因此,应高度重视眼检查,李主任指出,眼科学的裂隙灯可以检测出白内障的严重程度。

  关于白内障的

  “旧观念“需转变

  过去,总会听到白内障病人说:“医生说我白内障还没有长熟,不能动手术。”“再等等,等长熟了,才能开刀。”李勇主任表示,现在白内障手术掌握一个原则:只要病人因为白内障,不能胜任以前的工作,不能完成以前生活中所要做的事情,影响到他的生活质量了,这个时候就可以开刀。但是要有一个前提,即医生做了检查能够评估得出,手术以后的视力会比现在的好,视功能会有所提高。在这种情况医生就可以建议手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上海地区前几年已经提高了这一视力标记点,视力达到0.3-0.5就可以开了。一般而言,白内障手术不宜拖得太晚,而影响生活质量。同时也可能导致其他一些眼部并发症,如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等,这样不仅增加了治疗难度,对患者来说,无意是雪上加霜的。

  当被问起“那么用眼药水能治好白内障吗?”李主任的回答是,“治疗白内障,手术是唯一的办法”。实际上到目前为止,不管是多种维生素也好,抗氧化剂也好,没有一种药可以证明对白内障治疗是有效的。

  有些人认为“老眼昏花”就是得了白内障。李主任给出的答案是不一定。人上了年纪后青光眼的发生也在增加;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的病人眼底出血的概率也较高,应该提高警惕。

  李主任提醒出现下列情况,需小心自己是不是患上了白内障:

  1.出现长期的缓慢的视力下降,左眼或右眼视力在一点一点地下降,而不是突然的视力下降。 

  2.以前没有近视的,突然近视度数加深了;在暗的地方看东西还可以,到亮的地方反而看不清东西了;或是整天看东西灰蒙蒙的,对比敏感度下降等。

  听眼健康讲座与专家面对面交流 

  为让退休的中老年群体可以有双明亮健康的双眼看世界,有余力丰富自己的兴趣爱好、了解眼部保健、疾病预防的相关知识及应对方法,新民健康特联合相关机构开展“春季护眼眼健康系列讲座”。每日电话报名前30名读者可参加本次讲座。 

  感兴趣的读者可拨打新民健康会员服务中心热线021-80261680(10:00-17:00),或发送短信“专家+姓名+联系方式”至13818853479报名参与。 

  新民健康特邀专家简介 

  李勇 主任医师 

  擅长:各种复杂白内障、后发障、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治。 

  董珺 医学硕士 

  擅长: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病的诊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眼外伤等的诊疗;黄斑裂孔和黄斑前膜的诊治。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新民眼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互动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时令
   第A28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第B21版:旅游资讯
   第B22版:旅游资讯
   第B23版:旅游资讯
   第B24版:旅游资讯
   第B25版:旅游资讯
   第B26版:旅游资讯
   第B27版:旅游资讯
   第B28版:广告
视觉“如隔烟雾”,你离白内障有多远?
过敏性鼻炎为何喜欢与哮喘结伴而行 新民健康邀专家与你面对面宣教答疑
颈腰椎间盘病,如何应对?
广告
新民晚报互动/新民健康A26视觉“如隔烟雾”,你离白内障有多远? 2016-04-19 2 2016年04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