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4月21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就近看病”还需配套措施
张自强
  张自强

  近日读到灯花《不妨就近看病》一文,深感作者的愿望是良好的,其个人“就近看病”的实践也是有成效的,但要使“就近看病”成为广大病患尤其是老年病人的生活准则,那还须增配一定的配套措施。

  有位老年朋友丹毒症发作,原想就近吊针,可惜被社区医院医生挡在门外,说:“这里的青霉素质量差,我们医生自己用青霉素,也要到大医院去配呢!”有位老人半夜小便不通,到某三甲医院急诊配得“翁沥通”,服用后小便通了。两周后此药用完就近到社区医院续配此药,答曰没有此药,给予他药,小便又不通了。遗憾的是,这两个不仅是个例,相当普通的情况是:已在大医院确诊的病人到社区医院配不到合适的药品不得不再去大医院。

  其实,这类矛盾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到大医院配的药并不都是什么稀缺的进口药品,青霉素国内很多药厂都有生产,“翁沥通”来自石家庄。现在大医院专家都到基层服务了,为什么价廉效高的药品不能来到基层为民服务呢? 无须讳言,社区医院确难以治疗许多重症恶疾,确实存在一定的技术短板。若有比较严重的病,或者突发高烧之类,还是要上三甲医院。要真正放心地“就近看病”,基层医院还须事先做好抢救技术训练,备妥抢救器械药品。服务百姓,以百姓需求为工作导向。补短板是必须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目击
   第A13版:互动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家新闻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A25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6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7版:财经新闻
   第A28版:资讯·广告/市场之窗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03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04版:人物/新民环球
   第B05版:新民楼市
   第B06版:广告
   第B07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0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09版:广告
   第B10版: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美食物语
   第B12版:美食大观·广告/好吃周刊
盛开的夜色
一生钟爱的旋律
谷雨(剪纸)
我的闲章
海滩与碑
“就近看病”还需配套措施
大美张掖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新民晚报夜光杯A23“就近看病”还需配套措施 2016-04-21 2 2016年04月2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