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新民环球
     
本版列表新闻
借助“秘密武器”延长职业生涯 “银发能人”挺身解决用人危机~~~
借助“秘密武器”延长职业生涯 “银发能人”挺身解决用人危机~~~
借助“秘密武器”延长职业生涯 “银发能人”挺身解决用人危机~~~
借助“秘密武器”延长职业生涯 “银发能人”挺身解决用人危机~~~
借助“秘密武器”延长职业生涯 “银发能人”挺身解决用人危机~~~
     
2016年04月21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借助“秘密武器”延长职业生涯 “银发能人”挺身解决用人危机
日本退休族:崛起的劳动力金矿
吴宇桢
■ 退休族在学校附近的道路交叉口监督 图GJ
  文 / 本报记者 吴宇桢

  对多数人来说,退休意味着一段节奏更为舒缓的人生的开启。但最新报告指出,在日本每五个老人中就有一个仍奋斗在工作岗位上。

  随着少子高龄化趋势不断加强,到了65岁就退休的制度——日语中称之为“定年制”面临一个日益模糊的状态。

  今年2月,日本26.9%的人口到了退休年纪,预计到2040年,这一比例将达36.1%。根据巴克莱集团的研究,由于越来越多退休族重返职场,在过去十年内日本劳动力萎缩幅度不足1%,尽管“处于工作年龄段的人口”(15岁至64岁的人)减少了8%。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那些仍有工作意愿的高龄退休族“拯救”了大大小小的公司,他们被视为一座崛起的劳动力金矿。

  公司打破退休年限

  东京市中心一个办公楼建筑工地上,67岁的齐藤贤治正在忙碌。他像年轻人一样毫不费力地抬起40斤的重物。“我的力量和十年前一样。”齐藤对《华尔街日报》说,他有“秘密武器”:

  腰和大腿上绑着一套可弯曲“外骨骼”,内置传感器。当肌肉运动时,传感器指挥“外骨骼”配合动作,将身体负荷减少近8千克。

  日本大林组公司试图通过这样的技术支持延长老员工的职业生涯。事实上,已经有不少公司通过一些特别的办法留住“退休族”。

  位于东京江东区的前川制作所在40年前就开始逐步实行60岁以上员工的再雇佣制度。那里的大部分员工在达到退休年龄以后仍然继续在老东家工作。大和house工业公司也采取了类似的办法。在那里,虽然65岁是法定退休年龄,但公司导入了“积极的年龄制度”。在这种雇佣制度之下,没有年龄限制。有工作欲望同时拥有被认可业绩的高龄员工,仍有继续工作的可能。

  “老员工拥有过硬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如果一概以年龄论而辞退他们,对公司来说不可谓不是一个痛点。”日本三菱综合研究所主任研究员奥村隆一表示。

  日本老年人得以继续驰骋职场的原因还在于,健康饮食、良好生活习惯以及日益完善的医疗体系。根据全球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的研究,日本的“健康年寿”——不需要接受护理服务、可以正常、健康进行日常生活的年限为全球最长,女性为75岁,男性为71岁。

  退而不休重返职场

  退休就像是一段“你值得拥有的假期”,但这并不适合所有人。68岁的高野力藏在退休后选择重返职场。他的新“办公室”是一个位于东京市中心的屋顶花园,拥有一个壮丽的景观,能看见东京塔和彩虹桥。他的工作——一周两次照料客户的花园——看起来就像一项兴趣爱好。

  “在退休之前,我曾经从事过工厂建设工作,因此我是一名合格的景观工程师。我知道哪种土壤最适合屋顶花园,并且能够再次运用我的技能,我感到很高兴。”

  高野通过一家叫做“高龄社”的人力资源服务公司找到了自己的第二份工作。“高龄社”,在日语里谐音“高龄者”,创立于2000年,服务对象十分明确。公司拥有超过750名注册会员,平均年龄在69岁,年龄最大的是81岁。退休族可以通过公司介绍,从三十多种工作内容中随意选择,比如前台接待员,或者私人司机。平均意义上,他们获得800到1000日元(约合人民币47.44至59.3元)的时薪,相当于在餐馆打工的学生的收入。

  然而,低收入并不必然是个问题。“在我们这样的年龄,不希望全职工作,因此我们的大部分会员每周只工作两到三次。只要你一周工作不超过30小时,或者一个月挣的钱不超过40万日元,就不会影响到养老金。” “高龄社”的高管幸山明雄说。“这是一笔可观的零花钱,他们可以拿来宠爱自己的孙子辈。”

  “高龄社”的创始人上田研二将退休族戏称为“产业浪费”,应该被回收再利用,而不是在家跟随在妻子身后。事实上,67岁的幸山明雄也是在退休后收到前同事的邀约加盟这家公司。“退休后的第一年过得十分愉快。去旅行,去享受自己的爱好。但在那之后,你开始思考,不在劳动力大军中发挥自己的技能,这样是不是对的。”幸山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采访时说道,“解决日本劳动力萎缩的方法在老年人、女性、外国人或者机器人。因此我们的创始人创立了一家公司帮助日本利用它的‘银发能人’。”

  社区互助贡献余热

  有些退休族选择社区作为自己的“第二职场”。75岁的常野正敏在千叶县柏市创立了一个帮助本地社区居住者的组织“多世代交流型社区”,拥有超百名成员,多为退休族。

  他们的目标是重建日益淡漠的社会联系。比如,他们在学校附近的交叉口监督,负责确保邻居家的孩子安全到达学校;在校外时间辅导孩子们的功课;他们同样是日托机构的志愿者,女性会员会拜访新妈妈,确保她们在家安心照看新生儿。他们可以被视作“父母替身”,甚至是祖父母。

  然而,这些具体而细致的工作内容对于一些重返初级工作角色的人来说,形成了某种挑战。尤其在日本,等级制度依然根深蒂固。于是常野制定了一个组织规则:社团成员永远不谈论或者提及自己先前的职业和职务头衔。即便是私下的追问,常野也不愿意透露自己以前的职业。他强调,平等对待彼此非常重要,哪怕他们中的某些人曾经是首席执行官或者外交官。

  类似这样的不同年代人之间的互动,是日本政府希望在更多社区开展的。

  常野说,通过更低的犯罪率可以看到他们开展活动的积极影响。同样地,更多年轻家庭开始在这片区域定居。“很高兴听到一些害羞的孩子在早上用合适的词汇问候我们。”他补充道,“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很棒的事情,我们可以为社会做些贡献,而不是在家里无所事事。”常野喜欢这样一种感觉:不管此前的工作头衔,也不论有多大岁数,他的新角色清晰地给予他骄傲,和一种为社区做出贡献的感觉。这是他穿着拖鞋在家所无法体会到的。

  学者吁取消定年制

  劳动力不足深刻化,这是事关国家存亡的危机。奥村隆一日前在《读卖新闻》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毫不掩饰其忧心忡忡的心绪。

  日本厚生劳动省去年12月的数据凸显了这一点。在日本,人们用“有效求人倍率”一词来衡量劳动力市场的活跃程度。企业需求用人数除以求职者人数,这一倍率去年达到了1.27,这是日本自1991年泡沫经济破灭24年以来的最高峰。面临用人危机的行业里,系统工程师、护士、幼教、司机等职业名列前茅。

  事实上,日本早在十年前就进入了所谓的“就业者数减少”社会。根据劳动政策研究机构去年发布的报告,到2030年,日本劳动力人口最多可能减少790万人。平均每年减少11万至49万人。受此影响,员工在100人左右的企业将每年减少1000至5000家。

  在这种背景下,日本对退休族所代表的老年劳动力越来越依赖。不过有专家指出,这是一把双刃剑。很多退休族愿意重返职场,其中有些人是因为经济困难。一项调查表明,在65岁以上的日本老年人中,近四分之一生活在贫困线下。另一方面,有些雇主认为退休族是廉价劳动力,给出的薪酬会比全职低很多。这不利于劳动公平。此外,受身体条件等因素影响,很多高龄员工工作时间比较有限。

  即便如此,奥村认为,应当积极提升高龄者的技能,希望日本打造没有年龄限制,想工作的人就可以工作的环境。他认为,“定年制”是明治时代传入日本的制度,但没必要因此觉得这就是必要的,应当倡导诸如短时间劳务等更加有弹性的工作方式。

  打造一个适合高龄者工作的社会,也将促进年轻一代更好地进行人生规划。

  研究老年学的东京大学教授秋山弘子认为,思考“余生”如何度过的人其实很多,过了65岁,也要好好思考规划自己的第二人生。而重要的是,即便上了年纪也要保证不过分依赖他人而自主自立的心情。工作,便是维持那样心境的重要手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目击
   第A13版:互动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家新闻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A25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6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7版:财经新闻
   第A28版:资讯·广告/市场之窗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03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04版:人物/新民环球
   第B05版:新民楼市
   第B06版:广告
   第B07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0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09版:广告
   第B10版: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美食物语
   第B12版:美食大观·广告/好吃周刊
热点锁定
本期导读
日本退休族:崛起的劳动力金矿
日本老年人积极再就业
宁愿蹲监狱 不愿孤独死
新民晚报新民环球B01日本退休族:崛起的劳动力金矿 2016-04-21 2 2016年04月2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