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动物园”集体卖萌
兰展上,不少兰花长着一脸动物相,把温室变成了“兰花动物园”。原来,兰花为了吸引动物传递花粉、繁殖后代,可算得上是进化特异性最高的有花植物了。她们大而艳丽的花朵,可以使动物很远就被吸引过来,而特化的唇瓣往往是“停机坪”,供来访者停靠与休憩。这个假期,不妨去温室里找找那些“动物兰花”。
● 羚羊石斛(沙生植物馆)
羚羊石斛原产澳洲及新几内亚等地。它的花像绝大多数兰花一样两侧对称,具3枚萼片和3枚花瓣。3枚花瓣的中间1枚就是“唇瓣”,两侧的则叫“侧瓣”。羚羊石斛的侧瓣狭长、扭曲,长得像羚羊角,由此得名。
● 猴面兰(珍奇植物馆)
“猴面兰”是小龙兰属兰花的俗称,有约130种。典型特征是三枚萼片都带有一条长长的尾尖,基部排成三角形,构成一只猴子的脸盘。两枚侧瓣和合蕊柱,组成猴子的眼睛和鼻子,位于下方的唇瓣则模仿了猴子多褶皱的嘴和下巴。从正面看,猴面兰的花颇似一只猴子的脸,而且表情还挺忧郁呢。
● 鸽子兰(兰艺生活馆)
鸽子兰是一种大型的地生型兰花,开花时植株高度可达1米,碗状的花朵排列成长长的花序。合蕊柱与唇瓣合起来,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鸽子。鸽子兰分布在中美洲至厄瓜多尔、委内瑞拉,花期从每年11月到翌年4月,是巴拿马的国花,受《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的保护。
● 章鱼兰(兰艺生活馆)
侧瓣和萼片呈条状,黄绿色,自然下垂,犹如章鱼长足随意漂游。唇瓣长在正上方,略微内弯,前部黄绿色带紫褐色粗条纹,两侧深紫色,基部则为白色。唇瓣上还有两个黄色褶片,遮住了合蕊柱的大部,露出部分恰似章鱼的眼睛。因为唇瓣又像美丽的扇贝贝壳,也称“扇贝兰”。
● 蛾蝶兰(珍奇植物馆)
又称魔鬼文心兰,远看像花丛中纷飞的彩蝶,近看像身着盛装的舞娘,是兰科中极富观赏性的植物。它原产中南美洲,叶厚革质,假鳞茎粗大,花莛细长,春季从假鳞茎基部抽出。其花单生于花莛顶端,线状侧瓣如蝴蝶触须,带有黄褐斑纹的侧萼片像翅膀,宽大的唇瓣仿佛华丽舞裙,十分赏心悦目。
药用食用兰点缀生活
不少兰花除了观赏外,还可食用和药用。本届兰展上,为了凸显兰花在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在“兰艺生活馆”内展示了有药用和食用价值的兰花。
● 金线莲
兰科开唇兰属中叶面上有金红色、白色或黄色叶脉的,统称为金线莲,其全草被民间作为珍贵药用植物,素有“金草”“神药”“鸟人参”等美称。大陆地区的金线莲是一种小型地生兰,叶型优美,叶脉金黄色,呈网状排列,是极具观赏价值的室内观叶植物。虽然目前已经有成熟的金线莲组培技术,但野生金线莲资源仍然亟待保护。
● “香料皇后”香荚兰
香草冰淇淋大家都知道,但香草从何而来、长什么样?甚少有人知道。原来,香草来自于一种攀援生长的兰科植物——香荚兰。刚采收的香荚兰鲜果荚为绿色,并无香味,只有经过处理,才会散发出特殊香味。因此,香草早已成为风靡全球的天然食用香料。
香荚兰展区展示着各种香荚兰的衍生品,如茶叶、护肤品、精油、香水等。香荚兰茶是其中最特别的,喝一口神清气爽。
● 铁皮石斛与枫斗
铁皮石斛为兰科石斛属植物,民间常以其干燥的茎入药,认为具有抗衰老、抗肿瘤、降低血糖和提高免疫等作用。石斛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
在经历了漫长的应用与实践之后,石斛又分化出若干种类型的药材,比如枫斗、金钗石斛、环钗石斛、黄草石斛等。枫斗是利用石斛植物的肉质茎加工而成的一种药材和饮品,其成品螺旋状、两头稍平、中间圆胖如腰鼓一般,外形很像早期用来量米的量器“斗”。
本报记者 金旻矣 通讯员 张哲
【兰展活动提示】
明、后天,园内将举办婚纱花艺走秀活动。10名专业模特们将身穿由花艺配饰的婚纱,手捧造型各异的鲜花,在园内不同地点完成迎宾、走秀和巡游活动,并与观众合影。
此外,兰展期间双休日及节假日的“花仙子巡游”“寻访幽兰历险记”和“亲子昆虫跑”活动将继续开展,部分活动需网上预订,请游客关注公园官网、微博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