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文娱/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随程砚秋学艺 创“新程派”风格~~~
随程砚秋学艺 创“新程派”风格~~~
随程砚秋学艺 创“新程派”风格~~~
随程砚秋学艺 创“新程派”风格~~~
     
2016年05月0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随程砚秋学艺 创“新程派”风格
京剧名家李世济去世
王剑虹
■ 李世济资料照
  本报讯 (记者 王剑虹)昨晚,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世济在京去世,享年83岁。李世济12岁起随程砚秋学艺,虽未正式拜在程砚秋门下,却是当今程派名家中最具特色的一位,她在程派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又被称为“新程派”,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涌现出的“五小程旦”中有三位是她的弟子。

  李世济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喜爱京剧,曾得到程砚秋、芙蓉草(即赵桐珊)等前辈的指教,并认程砚秋为干爹。1950年考入上海第二医学院,但两年后弃医从艺,自组李世济剧团并任团长兼主演赴各地巡演,不久北上加盟北京京剧团,曾与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等大师同台合作。李世济的作品从剧本到唱腔都力求出新,创造出一种有别于传统程派的新风格,同时又对程派有所继承。现在活跃在京剧舞台上的“五小程旦”中刘桂娟、李海燕、李佩红均为她的学生,更年轻一代的程派传人吕洋、隋晓庆等也出自她的门下。

  李世济擅演的剧目有《文姬归汉》《锁麟囊》《英台抗婚》《梅妃》《陈三两》《武则天轶事》等,其中大部分作品都是她根据传统戏重新整理加工的,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她加盟中国京剧院后,一直致力于程派戏的整理修改,她请名剧作家汪曾祺修改《英台抗婚》、范钧宏修改《文姬归汉》《碧玉簪》,又请杨毓珉修改《梅妃》,唐在炘为之再创新曲,一批程派戏又以新的姿态重现舞台。

  这些年,李世济曾几次随弟子来沪。前年“纪念程砚秋诞辰110周年——李世济率程派弟子演唱会”在艺海剧院上演,81岁的程派名家李世济最后率弟子李海燕、杨磊一起登场,共同演唱了程派名剧《锁麟囊》以及李世济的代表作《文姬归汉》等的选段,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当时久未在上海登台演唱的李世济说:“我非常非常想念大家,81岁了,在舞台上像从前一样演出是不行了,我觉得两条腿都支不住自己。”李世济还表示自己虽然身体不好,但是还得要“讲诚信”,“我是怀着满腔热情来和大家见个面,希望大家不要苛求我。”

  当晚她先和两位弟子一起演唱了《锁麟囊》中传唱最为广泛的一段“春秋亭外风雨暴”,接着又和弟子们一起演唱了《锁麟囊》中“团圆”一场的西皮流水“这才是人生难预料”,这一段常被当作演出返场的唱段,全场观众也和着节拍一起鼓掌,现场气氛十分热闹。正当观众以为因为李世济身体不佳,节目单上的另一段唱段被取消了之时,主持人张民权再度上场,请人搬上了椅子,让李世济坐下,又请求李世济再与弟子合唱了节目单上的《文姬归汉》中一段“送儿女”,观众则报以热烈的掌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新民资讯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0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京剧名家李世济去世
渐渐发现演的就是我们自己
文艺要繁荣 评论要发展
影像艺术实验味浓重
新民晚报文娱/文体新闻A16京剧名家李世济去世 2016-05-09 2 2016年05月0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