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文娱/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从《欢乐颂》“低开高走”拿到收视冠军说起
~~~——从《欢乐颂》“低开高走”拿到收视冠军说起
~~~——从《欢乐颂》“低开高走”拿到收视冠军说起
~~~——从《欢乐颂》“低开高走”拿到收视冠军说起
     
2016年05月0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渐渐发现演的就是我们自己
——从《欢乐颂》“低开高走”拿到收视冠军说起
俞亮鑫
■ 《欢乐颂》剧照
  最近,东方卫视热播的都市职场女性剧《欢乐颂》已连续一周牢牢占据了全国电视剧收视榜的冠军,最高收视已经破2%并不断攀高。令人惊讶的是,这支曾经打造过《闯关东》《老农民》《北平无战事》《伪装者》《琅琊榜》等“良心剧”的制作团队,这次又是勇于创新,又是重现了“低开高走”的收视现象……

  艺术创新有代价

  为何会“低开高走”?编剧袁子弹说,这个剧的核心在于主创选择了一条最难的方式来写——放弃人为制造冲突、节奏的想法,写小戏,夯实人物,使这种生活气息感染每一个观众。但这种弱化戏剧冲突,注重生活真实,展现无法回避的现实困境,没有粉饰与雕琢,这对观众入戏增添了难点。创新,无疑让电视剧付出了收视“低开”的代价,幸亏“高走”最后依然能够笑傲江湖。

  制片人侯鸿亮坦言,此剧创作有一点冒险,我们不想重复自己,希望有所创新。我们几部剧一开始观众都有点不适应,如《北平无战事》《琅琊榜》等都是“低开高走”。这次《欢乐颂》也不同于一般创作规律,观众也没有看到过这种电视剧类型。从人物设定上来说,剧中五个女主人公性格各异,是五条线并列徐徐展开。这种打破常则的做法不被业内看好,但一个故事核奔着一个主题去,似乎不是我们想要的。从剧情来看,我们也不是以矛盾冲突为情节核心,而是根据人物性格自然而然流淌出来,这样虽然牺牲了戏剧性,但追求了更重要的真实性,让真实感渐渐地把观众带入到剧情中去。

  褒贬不一有争执

  当《欢乐颂》收视逐渐“高走”,红火荧屏,朋友圈也被这上海城22楼“五美”刷屏了。由于剧中五个女主人公各有缺点,此剧又是近距离反映了社会现实生活和女孩们的种种烦恼,网上由此也引发了热议。职场、穿着、阶层、奋斗、爱情观、人生观……围绕此剧的各种讨论成了热门话题,微博话题量超过18亿,网络播放量超过50亿次。

  有人从中看到了“血淋淋”的人生现实,有人则看到了人间温暖与心灵感动。有不少网友点赞:“看剧时很容易有代入感,剧中演的就是现实中的我们啊”。“《欢乐颂》十分接地气,直击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不可绕开的问题”。“没有狗血剧情,没有弱智桥段,‘五美’传递职场正能量。”

  虽然剧中人物的言行并不直接代表主创者的看法,虽然此剧的情节和人物仍在发展变化之中,但不少网友对此剧进行了激烈批评。若在微博热门话题搜索上输入“讨厌”两字,剧中五个女主角的名字都跳会出来。因为,这每个女孩都有着明显的缺点。有人批评曲筱绡“嫌贫爱富”,有人批评樊胜美“深陷金钱泥坑”,就连高智商的海归女强人安迪,其外婆和妈妈都有着家族遗传性精神病。剧中表现了严峻的贫富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真实心态,被批评为“三观不正”。

  情节调整有空间

  对于一部反映现实生活的电视剧来说,有争论其实并不是件坏事。何况,《欢乐颂》是一部有着120多集的季播剧。对于中国电视剧来说,比观众边看边议更有意义的是,《欢乐颂》还与欧美常见的季播剧一样,还在积极尝试“边播边拍”模式。

  《欢乐颂》总长度120多集,目前《欢乐颂》第二部已在筹备之中,下半年开机。侯鸿亮说,《欢乐颂》从一开始就按照季播剧的方式进行策划,每一位演员签订的都是连续三季的合同。无论之后剧本如何调整、角色的戏份发生如何变化,演员都没有理由拒绝第二部、第三部的拍摄。因此,目前观众的热议,不论是激烈批评和热情褒奖,对这部尚未全部拍完的季播剧来说,都是一种积极互动,主创团队从中可以汲取营养,甚至由此调整和改变情节走向、人物命运。由此,人们是否应该给这支曾经奉献过不少精品力作的“良心团队”以更多宽容,给这次全新的艺术尝试以更多耐心。就像《欢乐颂》第一部“低开高走”一样,“低开”仅是开端,“高走”才是结局。据记者所知,五个各有缺点的女孩,最后就是靠彼此帮助、不断正视自身缺点,最终共同走出困境的。

  季播剧虽在欧美常见,但在国内罕见,更没有成功的典范。由此,我们更期盼《欢乐颂》能够成功突围,期待他们再给观众奉献一部“良心之作”。  本报记者 俞亮鑫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新民资讯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0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京剧名家李世济去世
渐渐发现演的就是我们自己
文艺要繁荣 评论要发展
影像艺术实验味浓重
新民晚报文娱/文体新闻A16渐渐发现演的就是我们自己 2016-05-09 2 2016年05月0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