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5月0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心律失常“精准治疗”迈入绿色时代
李红
  ◆ 李红

  我国心律失常患者约有两千万人。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我国心率失常发病率逐年增高。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朱文青和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林佳雄向媒体介绍,新一代电生理影像技术不仅能帮助医生精准治疗心律失常,更能降低辐射,可惠及孕妇等特殊人群。

  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指出,老龄化使我国房颤病患人数不断增加,而治疗方式更新换代,新型技术和器械的发展,新技术的普及推广,让广大病患接受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是未来我国房颤疾病防治的重心。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朱文青表示,“常见治疗方式主要是药物、射频消融和外科手术三种。对比其他治疗方式,射频消融技术具有疗效好、成功率高、创伤小等优点,该技术对阵发性室上速、早搏心律失常疾病治疗成功率达99%以上。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对相对复杂性的心律失常患者运用射频消融治疗时,可实现CT影像、三维影像等多模态影响融合精准治疗。”

  据悉,强生医疗新一代电生理影像技术Univu,是全球唯一能将DSA影像技术和三维导航技术结合的技术,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还能降低手术中对患者和医生的辐射,更对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的健康安全提供了保障,标志着精准治疗心律失常进入了绿色治疗时代。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林佳雄进一步说明:“电生理影像整合技术Univu的出现,使得难治、高并发症疾病(如:心耳起源的房速等心律失常)的治疗有了极大改善,可大大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

  新一代技术将为心律失常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服务,让更多病患拥有安全的治疗。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新民资讯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0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泌尿系结石防治因人而异
儿童哮喘 规范治疗控制是关键
结肠镜检查 肠道准备很重要
心律失常“精准治疗”迈入绿色时代
新民晚报康健园B01心律失常“精准治疗”迈入绿色时代 2016-05-09 2 2016年05月0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