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的王女士是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患者。前段时间体检发现肝脏肿瘤,穿刺明确为肝细胞癌。因为病人年龄较大,心肺功能较差不能耐受手术,医生为她进行了肝脏肿瘤微波消融治疗。2月后肝脏肿瘤消失了!
确诊为肺癌后,张先生右上肺癌术后两肺转移,化疗后大部分转移肿块消退,但右上肺仍残留一个直径约2厘米的肿块,放疗后无明显变化。医生穿刺活检确认为肿瘤活性组织,决定用微波治疗仪进行消融。2月后CT复查显示肿块基本消失!
于是问题来了——
微波消融是何方神圣?
微波属于电磁波的一种,波长范围在1mm-1m,频率范围在300MHz-300000MHz,是一种高频电磁波。微波与X射线不同,属于非电离辐射。微波的能量不够大,因而不会改变物质的内部结构,所以微波和物质之间的作用是非电离的。换句话说,微波并不会致癌。
近10年来,越来越多的医生和学者提出:“我们不但要提高治愈率,还要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于是,微波消融治疗作为一种微创的治疗,开始成为肿瘤医学界的热点。
微波消融治疗是通过CT或者B超引导,将一根与穿刺针类似的微波刀直接穿刺到肿瘤部位,通电以后,微波刀顶端发射特定波长的微波。与“微波炉”的原理一样,组织内极性分子在微波场的作用下高速运动,互相摩擦产生热量,在肿瘤内迅速升温。当温度上升到70℃左右时,肿瘤细胞蛋白质变性凝固,达到“烧死”肿瘤细胞的目的,抑制肿瘤细胞的扩散。
微波消融适用于哪些肿瘤?
微波消融临床应用范围广,可用于肝癌、肺癌、乳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肾癌、骨软组织肿瘤、甲状腺瘤、子宫肌瘤等多种实体瘤的治疗。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肿瘤都适用微波消融来治疗。微波治疗的适应症是:因心、肺、肝功能等原因不能实施手术的原发性肿瘤;手术不能完全切除或病人拒绝手术的;转移癌灶、术后复发灶、多发灶;晚期肿瘤患者的姑息治疗;尤其可用于其他疗法所无法治疗或治疗失败的病例。
随着肿瘤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肿瘤患者的治疗不断取得突破。恶性肿瘤局部消融治疗已成为内科治疗癌症的重要手段,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提高恶性肿瘤整体的治疗水平、延长患者生命以及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在华山医院肿瘤科,微波消融的成熟运用给肿瘤患者带来了全新的理念,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自2015年3月开展晚期肿瘤的微波消融治疗以来,已经成功为100多例患者进行了消融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詹琼(主治医师) 梁晓华(肿瘤科主任、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