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2016年05月0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权威声音
推动史学大众化通俗化
李学勤
  抗日战争时期,历史学家钱穆在西南联大讲授《国史大纲》,所撰讲义开头便写道:“当相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以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事实上,每一个人,不管从事什么职业、是什么身份,都会自然而然地对历史产生一定兴趣,这或许是人的天性。

  所以,对于广大历史学者而言,其肩负的任务不只限于观察历史、探索历史,更要把所认识、所了解的历史原原本本地告诉社会大众,这就涉及史学的大众化与通俗化问题。

  任何一门学问,最后总要回归社会。如果不能回归社会,它就发挥不了效用。很多大学问家都很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写过面向大众的“小书”。要想真正做到大众化,历史著作就必须在语言和结构上力求通俗化。通俗绝非低俗,亦非庸俗,而是在科学和学术的基础上展开的。我所理解的通俗,是用最浅显明白的方式,把历史现象和历史观念告诉大家。

  著名学者陈寅恪曾讲过,“在历史中求史识”。当此国家、民族正在走向伟大复兴之际,尤其有必要推动历史学面向大众,把这样的史实告诉社会大众,提升大家建设祖国、走向世界的凝聚力和自信心,这应成为当代历史学者的襟怀和抱负。同时,也要推动中国历史学走向世界。探索中国古代文明,一方面对中华民族有重大意义,另一方面对认识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也有重大意义。(李学勤 刊今日人民日报 本报有删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新民资讯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0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医生安全,社会安心
红尘有你
推动史学大众化通俗化
科研揩油
问责了,为何还难以服众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4推动史学大众化通俗化 2016-05-09 2 2016年05月0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