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5月10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论语
无人机是否危及隐私与安全?
俞亮鑫
  俞亮鑫

  上海迪士尼即将迎客,近日门外经常有一些无人机爱好者想先睹为快,他们动用无人机对尚处在封闭状态的乐园进行窥视和拍摄,乐园保安们紧急出动,及时制止。

  笔者最近在一明星处亲眼见过无人机的超强功能。那明星一会让它迅速爬升至三四十楼不断飞翔,一会让它停留在某处上空一动不动。令人惊讶的是,明星所在的房车内屏幕上不断出现无人机传来的画面……

  迪士尼乐园可以出动保安及时制止偷拍,但广大市民呢?现在,这种技术不断进步的无人机不仅可飞上高空进行拍摄,而且能飞入高墙阻隔的庭院之内甚至飞入窗户之中偷窥。

  在上海迪士尼乐园,据说曾发生过两架无人机因电源耗尽而坠落;如在人流汹涌的公共场所,高速旋转的无人机一旦坠落,这会不会造成人身伤害呢?若无人机持续升高不予限制,这是否会危及正常的航空呢?无人机航拍还涉嫌侵犯居民隐私,难怪有网友对此担忧道:“最让人忧虑的还是隐私问题。比如高楼外面盘旋的无人机,谁知道是不是在窥探你?”

  由于我国目前对无人机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大量的无人机处在“黑飞”状态,既无驾驶证件,又无申请空域飞行,一旦发生纠纷,恐怕一时也很难判断是非。如机身坠落伤人怎么办?侵犯隐私怎么办?影响空中飞行怎么办?这些问题其实都不应回避。

  去年,在深圳就有一架无人机高空坠落,砸坏了路边停泊的车辆,险些伤人。看来,空中安全问题不是杞人忧天。最近两年,全国已发生多起无人机空中逼停飞机事件,成为民航飞行的“隐形杀手”。

  今年1月,首起无人机的法律诉讼在美国联邦法院开审。美国肯塔基州居民大卫·博格斯向法院提出诉讼,要求法院“明确界定无人机操作人员与住宅业主关于无人机的权利”。在这起事件中,由博格斯操纵的无人机被另一居民开枪击落,该居民认为配有摄像头的无人机侵犯了他的隐私。法院驳回了博格斯的指控,称这名居民有权击落这架无人机。这样的诉讼今后是否也会发生在我国?!

  无人机市场正快速发展,技术正不断更新,玩无人机的人也变得越来越多,由此,公众对于无人机的担忧也日益增多,而且,这种担忧在上海这样的特大型城市里尤其严重。遗憾的是,我们的监管规定目前仍处于空白之中。在法国,有航空法规规定,无人机只能在距离地面50米至150米之间飞行,非法使用无人机将判处5年有期徒刑,罚款75000欧元。在英国,无人机在建筑区违规飞行,最高将罚款2500英镑;并要求操作者必须将无人机控制在视线范围内,最高高度不得超过120米。目前,我国无人机想飞就飞、无法无天的局面,其实也应早日结束才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生态长江纪实特别报道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互动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6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第B21版:旅游资讯
   第B22版:旅游资讯
   第B23版:旅游资讯
   第B24版:旅游资讯
   第B25版:旅游资讯
   第B26版:旅游资讯
无人机是否危及隐私与安全?
科学的开放日
出境游,把握维权的“理”与“度”
“百度医生”
生财有“道”?
还真该把自己当外人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无人机是否危及隐私与安全? 2016-05-10 2 2016年05月1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