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5月10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权威声音
出境游,把握维权的“理”与“度”
姜赟
  不久前,在越南芽庄金兰国际机场,中国游客与越南边检人员发生冲突。目前,该机场否认游客所称索贿情节,一名“击打中国游客背部”的越南保安被停职。此事会否有进一步处理,有待观察。但其荡开的涟漪,留给我们切实的思考:中国境外游客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勇于对旅游潜规则说“不”,中国游客需拿起法律武器,善于依法维权。实际上,许多国家为维护本国旅游形象设置了投诉维权渠道,比如泰国的旅游法庭、西班牙的旅游警察等。中国游客要养成保留消费单据、收集一手证据的习惯,遇到侵权时方可保障正当权益。此外,当个人力量有限时,还可求助当地驻华使馆。“‘中国脚步’走到哪里,‘中国保护’就会跟到哪里。”外交部部长王毅的此番表述正是我国政府的郑重承诺。外交部设立全球领保应急呼叫热线12308、中国警方在意大利景点与意方警察联合巡逻等,就是为了让中国游客“感觉祖国随时就在身边”。

  需要注意的是,海外维权同样不能以观点代替法律,以情绪代替理性,甚至衍生民族主义情绪。中国公民在外的权益,是国家尊严的体现;而在外的行为,也是国家形象的代言。确有一些游客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了解有限,对维权方法和尺度认识模糊,遇到不快、不解的事情,容易走向过度维权。维权当有礼有节有度,表达诉求于法律之中、恪守言行于文明之间。(姜赟 刊今日人民日报 本报有删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生态长江纪实特别报道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互动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6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第B21版:旅游资讯
   第B22版:旅游资讯
   第B23版:旅游资讯
   第B24版:旅游资讯
   第B25版:旅游资讯
   第B26版:旅游资讯
无人机是否危及隐私与安全?
科学的开放日
出境游,把握维权的“理”与“度”
“百度医生”
生财有“道”?
还真该把自己当外人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出境游,把握维权的“理”与“度” 2016-05-10 2 2016年05月1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