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将以工业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着力扩大有效和高效供给,力争“十三五”末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25%左右。对此,《实施意见》提出“六个着力”和27项重点任务。“六个着力”分别为:着力优化供给结构,促进工业高端发展;着力补齐创新短板,释放工业发展新动能;着力推进供需协同,促进工业持续发展;着力降低企业成本,通过降低用地、税费、用工、用能成本,增强发展活力;着力优化要素配置,提升发展效能;着力深化制度改革,激发工业发展动力。
《实施意见》还强调,上海市将着力降低企业成本,用地方面,实行弹性出让年限及续期办法,重点项目出让年限仍可为50年。用工成本方面,今年企业缴纳的职工社会保险费率下调2.5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可减轻企业负担约135亿元。用能成本方面,今年以来上海市工业电价平均下降2.12分/度。
《实施意见》提出,将在自贸区先行先试放宽产业准入、用地制度改革、跨国并购及融资等工业改革创新事项。简化不新增建设用地的“零土地”技改审批事项,时间压缩1/3以上。
【相关链接】
千项计划打造工业精品
《实施意见》提出,上海将实施千项工业精品创造计划,包括300项高端装备自主突破、300项新一代信息技术成果产业化、200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200项消费品改善供给。此外,每年还将支持100家以上重点企业开展技术改造。
“十三五”期间启动50个左右重点区域、约3500个项目调整。上海将推进工业创新平台建设,将创建10家左右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数据中心和工业设计中心;建设100家示范性智能工厂或数字化车间,带动1000家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