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步生风
展少年澎湃英姿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在中国风歌曲《青花瓷》的衬托下,来自徐汇区武术专业委员会百余位青葱少年郎身着钴蓝色拳服,轮番上演各路武术招数,正式拉开康健学区青少年武术展演的序幕。
为本次武术展演,康健学区内各所学校均结合本校特色,研习“独门绝招”;经过精心修炼,在现场上演了一出出独具匠心的节目。
樱花园小学上演的《武墨中国·出彩樱花》,炫出少儿郎风华英姿;康宁科技实验小学的节目《武道扬威》,满载雄浑正气;而作为学区内唯一一所接纳中重度智力障碍少年的特殊学校——董李凤美康健学校的孩子们则以“乐”为题,为观众们奉上了一出《快乐功夫》;世界外国语小学及世界外国语中学的小伙伴们则精研武艺,上演了蕴含深意的表演《魂》及《清神铸魂》;康健外国语实验小学与康健外国语中学则以华夏图腾、民族文化为构思,带来表演《云起龙腾耀康健》与《鼓·武》,而上海师范大学及上海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的同学们则用联想串接起武术影视元素,献上了《卧虎藏龙·仙剑奇侠》与《少林雄风》两套演出;120名中国中学学子在朗朗诗诵中,为观众奉上了武术与文艺混搭融合的表演《中华魂·文武诵》,赢得阵阵喝彩。
以武为盟
谋学区共赢方略
武术作为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之一,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璀璨瑰宝。昂扬向上、催人奋进的武术运动若能在校园体育中占据一席之地、扎根成长,将是开展全民健身的重要途径,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发扬起到重要意义。
康健学区在构筑特色课程的学区化方面,就以传统文化——武术作为抓手,致力于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让学区内的各校“以武为盟”,充分挖掘发挥学区内学校在自身办学方面的特色和优势。
经由深耕实践,康健学区已在武术项目进校园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学区内近3000名学生已从此项目上受益,武术既达到了强身健体的效用,还起到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作用。“练武的过程中,一声声呐喊响彻校园,焕发出的是我们的青春与活力”,谈及武术课进校园,中国中学预初年级学生李尚谕难掩兴奋之情。
至2015年年底,康健学区已全面实现武术项目进课堂,2016年开春后,学区内的中国中学更是思考将武术项目的教学与体育课程标准相结合。为此,学校特邀区教研员对学生的武术技艺进行专门指导。
本次举办的康健学区青少年武术展演活动,正是学区“武术进校园”项目的一次成果验收。康健学区武术课程“总教头”喻红琴告诉我们:“现在学生的体质状况不容乐观,武术项目走进课堂,不但能增强同学们的体质,还能熏陶他们正视日渐式微的传统文化,这对于武术人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件幸事。”
势如破竹
创优质教育品牌
“康健学区的教学资源不但丰富,更显优质”,徐汇区教育局局长庄小凤认为:“在康健学区,办学的核心目标明确指向培养学区内的每一个孩子成为具备‘中国心、世界眼’的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和合格公民。”
能文能武,中西合璧,定能冲破常规,势如破竹。康健学区在建构特色课程的学区化方面,不仅融入武术、古诗文吟诵、经典绘本阅读等“传统因子”,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此外,还关注中外国际融合课程、科技特色项目等多领域全方位发展。
通过学区化办学,康健学区正朝着三个目标行进。一是在探索中谋发展,康健社区希望通过资源共享、共赢共建的形式让每一所康健的学校都得到优质发展、让每一个康健的学生都得到良好的教育;二是在实践中更多元,相较过去较为封闭的办学模式,康健学区希望通过学区化办学实践,探索教育治理的路径和长效机制,从而转变为更开放、更多元的办学模式;三是在尝试中树品牌,以日常课程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提升康健学区学校办学水平的方式、方法,并着力打造“康健教育,教育康健”的特色品牌。
陈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