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白少康透露,上海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至今,上海警方共查处10类交通违法行260万余起,同比增加了2.6倍以上。
整治不分重点非重点
不少市民关心此次大整治是否为期三个月。白少康明确表示,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没有时间界限,现在仅仅是开始,不存在搞三四个月就结束的说法。“从现在开始就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一抓到底,直到把上海的交通秩序抓出好的效果。”
市民曹先生认为,经过整治,中环以内的区域有了明显改变,但中环以外违法行为仍然较多。对此白少康表示,此前的确曾提过“重点区域”、“重点路段”等概念,甚至有的区提出“十大路段零违法”,但这些做法现在已经不提了。“交通的违法行为整治是全覆盖的,没有重点非重点,没有中心城区和郊区,只要是违法行为,在上海的境内都要依法整治,依法查处。郊区下一步也要加大整治的力度。”
点赞转弯礼让行人车辆
一些市民提出,目前非机动车、行人违法,与跟机动车互不礼让有关,而国外机动车礼让行人,行人依法行路,反而更加有序。
白少康说,来电台的路上,在十字路口转弯时,人行横道也在放行,前面一辆车见到行人后就停下来。白少康认为,这说明一个多月的整治、交通法律法规已开始深入人心,他还特别提到了这辆车的车牌号——沪BCE263。记者从公安部门获悉,该车登记信息属上海思慧德安防设备有限公司,是一辆“零违法”车辆。
科技手段密织“天网”
据白少康披露,此次大整治前,上海每天交通违法处罚量1万余起,而近期每天处罚量都超过10万起。对此,白少康表示要通过科技手段弥补警力不足。他透露,目前警方还在开发手机软件,接下来手机视频、照片也将可以发送到这一平台上。
“上海最近还研发了一款新的大数据分析软件,对十字路口违法行为实时抓拍,自动形成有效证据。试行三天一个路口发现1000余起违法行为,其中符合证据条件的有200多起。”白少康表示,这一做法继续完善之后将逐渐推广,“将来行车记录仪、手机、大数据软件,构成一张发现交通违法行为的科技网,这就是‘天网’。”
白少康还指出,正在研究将交通违法行为和居住证办理相关联的措施,和个人诚信挂钩。
首席记者 潘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