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委会介绍,与往年相比,2015年算得上是考古界的丰收年,十大考古新发现有四大特点。一是时间跨度较长,年代丰富。年代最久远的是云南江川甘棠箐旧石器遗址,年代最近的是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二是不少都是早年的发现,以往做过多次发掘,如今又有新的考古收获。三是地域分布也更加均衡,入围省份更多。古代少数民族、边疆考古发掘占有一席之地。四是评审时还结合其他因素取舍,比如要求考古发现在学术上有突破性意义,强调调查与发掘程序的规范性和科学性,鼓励新方法新技术的探索和应用,并强调发掘过程中及发掘后遗址、遗迹和出土文物的保护等。
海昏侯墓入选非因“网红”
去年11月后,江西南昌海昏侯墓频频刷屏,其神秘墓主人的身份,最后被遗骸腰间一枚刻有“刘贺”字样的私印揭晓。目前,在首都博物馆展出的海昏侯墓展也是人气爆棚。
可海昏侯墓的入选可不是凭“网红”。2011年至今,历时5年的海昏侯墓考古工作,共勘探约100万平方米,发掘约1万平方米,取得了重要成果,评选中以高票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评点说,海昏侯墓是新的发现、发现最多、内涵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级别最复杂,墓葬出土的不同文物记载了刘贺的不同身份和经历,对于研究西汉列侯等级葬制具有重大价值,其重要性不可回避。
良渚遗址再入围因“重要”
2007年发现了良渚文明的都邑-良渚古城后,新近又确认古城外围存在一个规模宏大的水利系统,其年代距今约5000年,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拦洪水坝系统。
北大考古文博学院资深教授严文明评点说,此次发现的是良渚文明遗址的一个大的水利工程,方圆几十平方公里,有高坝在山上把水挡住形成高水库,还有低坝在下面形成了底水库,还有引水渠等。这意味着这些堤坝挡了三层水,是一个水渠,“这个规模在世界上、这么早的时间独一无二”。良渚遗址的水利工程比大禹的时代还要早很多,说明大禹治水也不是空穴来风,意义自不待言。
201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按时代排列)
1. 云南江川甘棠箐旧石器遗址(远古人类生活完整图)
2. 江苏兴化、东台蒋庄遗址(文明扩张的凭证)
3. 浙江余杭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工程的调查与发掘
(5000年前王国的伟大工程)
4. 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存(构建海南完整的史前文化史)
5. 陕西宝鸡周原遗址(古老都邑的新认识)
6. 湖北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墓葬区(古代冶炼工人的足迹)
7. 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西汉王朝的地下豪华)
8. 河南洛阳汉魏洛阳城太极殿遗址(紫禁城始祖)
9. 内蒙古多伦辽代贵妃家族墓葬(大辽贵妃的长眠地)
10. 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