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新民教育
     
本版列表新闻
最难就业季来临,大中专学校从容应对有“绝招”~~~
最难就业季来临,大中专学校从容应对有“绝招”~~~
     
2016年05月2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最难就业季来临,大中专学校从容应对有“绝招”
以专业优势促学生就业创业
王蔚 陆梓华
  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765万人,比去年增加16万人,中职毕业生和初高中毕业以后不再继续升学的学生大约也是这个数量。如何让毕业生充分就业、体面就业、成功创业,成为摆在各高校、各中职校面前的重要任务。在开拓专业面、对接职场需求、提升创业素养方面,各校动足了脑筋。

  教学贴合企业的需求

  5月20日,由上海理工大学、ilntern注智(上海)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及美国通用电气能源管理集团联合举办的“百年大业·理智一席谈”主题峰会论坛举行,聚焦“最大限度利用人力资源,促进大学生就业”主题。

  “大学的课程设置,如何更好地与社会需求相衔接?”上海理工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黄志强说,学校在本科生教学上做出了很多改革。比如,早在多年前就恢复了对人文学科的重视,这可以使学生很快融入企业文化中,从个人角度讲,也能提高学生对企业的忠诚度。第二是开设了创新创业类课程,这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很有帮助,这个课不光是要求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参加创业大赛、实践培训来获得学分。

  在谈及随着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近年来企业用工情况发生悄然变化这一问题时,欧瑞康中国区市场与业务拓展总监谭征说,制造行业是未来的主流行业,航天航空、电动汽车、3D打印等,这些都是主流,社会改革能预测未来行业的发展,学生在选取专业时,如果多考虑一下未来的发展变化趋势,这对他们毕业后一定会有所帮助的。

  市教委学生处处长平辉表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与大学生毕业生总数保持稳定,人才供给与需求处于动态平衡,高校通过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与指导,加强与企业的交流合作,促进了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使得毕业生更加贴合企业发展需要。

  微电影专业走进中职

  就在北电、中戏、上戏等影视类院校招生火爆之际,出人意料的是,今年上海市贸易学校也来“轧一脚”,他们居然将一群好莱坞专家请进校园搞了个启动式,正式推出全新的“微电影专业”。让中职生涉足电影产业,可行吗?结果,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专家皆表示高度认同。

  贸易学校校长姜晓敏说,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特别是影视、动画与游戏等产业的兴起,需要大批不同层次的人才。为此,贸易学校正积极推进中职毕业生走向国际,开设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为学生提供的CG制作专业教育,是与国际著名学院合作,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本层次教育的国际对接。

  那么,中职校办电影专业,企业会认可吗?日前,贸易学校把包括好莱坞短片电影协会主席由佳哈丽斯、派拉蒙电影公司原副总裁艾伦贝利等在内的多位业界大佬及国内的电影产业人请到校内开了个座谈会,共同研讨中职校如何为电影业输送人才。“圈里人都知道,现在中国的影视剧组里,负责照明的,无论是照明师还是灯光辅助工,基本上都是来自河南的农民工,这其实就说明电影业并不一定‘高大上’,它需要诸多普通的技术人员。”芃麦影业总经理邹卫说,许多电影产业的基础工作、摄制组里的一些技术工种,是完全可以让中职生来做的,让大学生来做,他们可能既不安心,而且也不一定做得好。比如,国内电影录音专业的教育就走入了一个误区,艺术院校录音专业是按照音乐方向招生并设置课程的,其实电影录音就是现场的声效同步录音,与音乐完全不搭界,只需中职校培养就行。

  贸易学校新办的微电影方向专业教育,将建立有产业发展前景的新型教学与实践体系——“产业化基地”,在引进企业项目运作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岗位实训和创业机会。该专业的学生还将接受基于影视制作专业的“新型师徒关系”培养模式,实现与未来岗位的“无缝对接”。

  给学生埋下创业种子

  上海市信息技术学校上周举行的一场由家长、教师、企业代表、教育专家参与的“畅玩梦想·创智人生”四方会谈上,记者听到了物流与管理专业2008届毕业生泮冰清的故事。她的选择,一度让所有对她寄予厚望的老师大跌眼镜。她放弃了外企的工作机会,也没有继续修读本科,而是和伙伴一起,在大宁地区开设了一家小小的奶茶铺。3年后,泮冰清的举动让为她担心的老师们又一次为她骄傲——原来,之所以选择当“奶茶妹”是为了积攒“第一桶金”,这个从小喜爱越剧的女孩终于借此实现了梦想。她创立了汉潮工作室,如今已在沪上小有名气,在年轻人中间传播传统文化。“她酷爱越剧,我们就鼓励她创办了越剧社团,她还参加了电视台‘越女争锋’的比赛,进入全国八强。专业课上学开叉车,她也是全班第一。”泮冰清的班主任谢云觉得,这个女孩最与众不同之处就是,要把任何事情都做到最好。谢云坦言,不少学生进入中职之初,会有挫败感,缺乏自信,而学校所做的就是搭建舞台,让他们发光发亮。正是在不断闯荡的过程中,她逐渐明白了自己想要什么,每一段经历,都是财富。

  信息技术学校12届数字媒体应用专业毕业生朱惟其的身上,也有着同样精彩的创业故事。他曾经进过大型国企“学生意”,如今已经是4家公司的创办人。他将自己很大一部分动因归结于在中职校园的创业经历。他是航模国家二级运动员,进校后不久,他发现,身边很多同学喜欢宅在家里,与外界交流的主动性很差。为了带动更多同学找到兴趣,他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创办了玖灵创新社团,通过“众筹”的方式筹措资金,采购模型材料,鼓励大家一起通过模型制作,结交朋友,增强人际沟通能力。

  “老师不是设计他的人生,而是要关注学生究竟需要什么,让梦想发芽。”华师大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匡瑛认为,职业教育应该摆脱“锦标主义”,除了教会学生技能,更应为他将来的成功成才,做好积淀。“知识可能遗忘,但品格却会留下。”匡瑛说。 本报记者 王蔚 陆梓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生态上海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互动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财经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连载
   第A24版:阅读
   第A25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6版: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8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健康E题
   第B04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06版:科艺T台/新民教育
   第B07版:科艺T台/新民教育
   第B08版:科艺T台/新民教育
   第B09版:科艺T台/新民教育
   第B10版:广告/新民教育
   第B11版:新民教育/专版
   第B12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13版:汽车周刊
   第B14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5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6版:专版
以专业优势促学生就业创业
为留学行前培训点赞
新民晚报新民教育B01以专业优势促学生就业创业 2016-05-25 2 2016年05月25日 星期三